“上陽花開千年紅”之九天未勝此中游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6/12/19 10:01:30 來源:洛陽市旅游局 點擊次數(shù):
皇城之西南,苑之東垂也
《唐六典》記載:“上陽宮在皇城之西南,苑之東垂也。南臨洛水,西拒谷水(今天的澗河),東面即是皇城右掖門之南。”
《元河南志》記載:“上陽宮在皇城西南隅,上元中置,南臨洛水,西拒谷水,東面即皇城右掖門之南。”
《太平御覽》記載:“《東京記》曰:上陽宮在皇城西南,東苑前,苑東垂,南臨洛水,西亙谷水。”
好了,三種史料上的記載相互印證,基本上可以確定上陽宮的位置:唐東都洛陽城皇城的西南邊,西邊是谷水,南邊是洛河,東面是皇城右掖門之南。
這個位置,在今天就是:洛河以北,澗河以東,紗廠路(紗廠東路和紗廠西路)以南,金谷園路以西,面積約8平方公里。
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洛陽唐城隊在西工支建街附近,發(fā)掘了一處唐代園林遺址。遺址內(nèi)除了發(fā)現(xiàn)水池、假山、廊房、水榭、石子路等基礎(chǔ)設(shè)施,還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構(gòu)件,如黃釉琉璃瓦、綠釉琉璃瓦、螭首、銅質(zhì)建筑構(gòu)件。
這個園林遺址,專家考證,就是上陽宮遺址的一部分。
錯落有致的組團式布局
約8平方公里的面積,這么大一個建筑群!上陽宮長得啥模樣?里面都有啥玩意兒?
先說它四面的門。
它的東面有兩個門,南邊的叫提象門,北邊的叫星躔(chán)門;南面有兩個門,東邊的叫仙洛門,西邊的叫通仙門;北面有一個門,叫芬芳門;西面有兩個門,北邊的叫玄武門,南邊的叫金華門。
上陽宮內(nèi)的建筑,結(jié)合有關(guān)典籍記載,專家認為采用了組團式布局,多個組團自由結(jié)合且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宮內(nèi)的各個地段,花團錦簇、爭奇斗艷、蔚為壯觀。
觀風殿組團。本組團包括觀風門、浴日樓、麗春臺、七寶閣、九洲亭和躍掌亭,其位置大致在今西工八一路一帶。
化成院組團。本組團包括仙居殿、甘露殿、雙曜亭等,位置大致在今金谷園路以西,唐宮路以北,原洛陽手表廠以東的方形地塊內(nèi)。
麟趾殿組團。本組團包括神和亭、洞玄堂,大致位于今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yī)院一帶。
本枝院組團。本組團在觀風殿西邊,包括麗春殿、含蓮亭、芙蓉亭、宜南亭,南臨洛河處有一條一里長的觀景長廊,大致在今中航光電研究所一帶。
芬芳殿組團。本組團在上陽宮西北的芬芳門內(nèi),包括宜春院、仙妤院、妃嬪院、冰井院、露菊亭等,大致在西工西小屯村以北地段。
此外,還有小上陽宮組團、甘湯院組團等。
需要說明的是,據(jù)《唐六典》記載,上陽宮西,谷水西岸,還有一個西上陽宮(大概位置在今澗河以西,七里河以東),“兩宮夾谷水虹橋,以通往來”。
水光搖落日,樹色帶晴煙
上陽宮的大概位置知道了,對其建筑也有了一定了解。很顯然,這樣的了解還很生硬、冰冷,想更立體、更有溫度地認識它,我們得求助于唐人對上陽宮的歌詠。
“啟云構(gòu)而承天,擎露盤而洗日。俯馳道而將半,臨御溝而對出……既其避暑,亦以迎春。”
賈登的《上陽宮賦》告訴我們,上陽宮氣度恢宏,標新立異,媲美仙境。
“上陽別宮,丹粉多狀,鴦瓦鱗翠,虹梁疊狀。橫延百堵,高量十丈。出地標圖,臨流寫障。霄倚霞連,屹屹言言。”
李庾的《東都賦》告訴我們,上陽宮綠瓦紅柱,云蒸霞蔚,色彩斑斕。
“鳥將歌合轉(zhuǎn),花共錦爭鮮。湛露飛堯酒,熏風入舜弦。水光搖落日,樹色帶晴煙。向夕回雕輦,佳氣滿巖泉。”
宗楚客的《奉和幸上陽宮侍宴應(yīng)制》告訴我們,上陽宮水光瀲滟,鳥語花香,氣候宜人。
“曾讀列仙王母傳,九天未勝此中游。”奢華壯麗的上陽宮,恍若仙境的上陽宮,住在其中的有哪些人?發(fā)生在其中的又有哪些事?有縱橫捭闔君臨天下,有沒有局促無奈黯然神傷?有笙歌燕舞言笑晏晏,有沒有凄涼寂寞悲苦無助?
[1][2]
(作者:陳旭照 責任編輯:12301-3)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