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解釋一下“羽觴”。
羽觴,又稱羽杯、耳杯,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盛酒器具,外形橢圓,淺腹,平底,兩側(cè)有半月形耳,有時也有餅形足或高足。因其形狀像爵,兩側(cè)有耳,就像鳥的雙翼,故名羽觴。
羽觴盛滿美酒,放在緩緩流動的河上,讓其隨波逐流,在誰跟前停下誰喝酒……
你是不是想到了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不錯,乍一看“羽觴隨波”,我也想到了“會稽山陰”和“流觴曲水”,但認真學習后,發(fā)現(xiàn)它和《蘭亭集序》一毛錢關(guān)系也沒有。
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咱洛陽的洛河上。
《晉書·束皙傳》記載:“武帝嘗問摯虞三日曲水之義,虞對曰:‘漢章帝時,平原徐肇以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俱亡,邨人以為怪,乃招攜之水濱洗祓(fú),遂因水以泛觴,其義起此。’帝曰:‘必知所談,便非好事。’皙進曰:‘虞小生,不足以知,臣請言之。昔周公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詩云:羽觴流波……’”
明代楊慎在戲曲《蘭亭會》里描述得更清楚:“昔周公營邑,三月上巳日會百官于洛水之上,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詩有云:‘羽觴隨波。’”
哦,原來讓人“咨嗟想慕”的“流觴曲水”的根兒在洛陽。在洛陽“羽觴隨波”,原來古板、嚴肅的周公也有可愛的一面,原來洛陽“文采風流甲天下”真不是吹的……
真希望“羽觴隨波”能在今天的洛陽得到挖掘、重現(xiàn),成為洛陽文化與旅游結(jié)合的又一個亮點,成為彰顯洛陽形象的又一張名片。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