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玄宗夢中見高僧
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唐玄宗當上皇帝后第三次到洛陽巡視,善無畏隨行,奉詔在大福先寺譯出《大日經(jīng)》七卷。有意思的是,前面咱們講過的一行,此時就和善無畏在一起,善無畏口授譯文,一行記錄且加以注解。
到洛陽巡視還帶著善無畏,可見唐玄宗對其十分看重。其實,兩個人的關系是“冥冥之中自有天定”。
《宋高僧傳》曰:“玄宗夢與真僧相見,姿狀非常,躬御丹青寫之殿壁,及畏至此與夢合符。”
有一天晚上,唐玄宗做了個夢,夢見一個氣質(zhì)非凡的高僧。醒來后,唐玄宗將其畫在殿中的墻壁上,等到后來見到善無畏,才發(fā)現(xiàn)自己當年在夢中見到的僧人就是善無畏。
唐玄宗非常珍惜上天賜予的這段緣分,將善無畏供奉在內(nèi)道場,尊為教主,“自寧薛王已降皆跪席捧器焉”。
2 快熱死了,趕緊祈雨吧
在記載中,佛法高深的僧人們都會呼風喚雨,善無畏也會。
唐代李德裕的《次柳氏舊聞》記載,有一年,唐玄宗駐蹕東都洛陽,“天大旱,且暑”。
唐玄宗受不了,就讓高力士“疾召”善無畏祈雨。
善無畏當時住在圣善寺。圣善寺位于章善坊內(nèi),原名中興寺,武則天死后,唐中宗為了紀念母親,將其改名為圣善寺。
善無畏隨高力士去見唐玄宗,說:“今旱,數(shù)當然耳。召龍興云,烈風迅雷,適足暴物,不可為也。”他認為天下大旱是上天的意思,上天的意志不能改變,他不想行祈雨之術。
唐玄宗不干了,說:“都快熱死了,風再大雷再響,也沒人會害怕,沒人會不高興,你趕緊祈雨吧。”
善無畏無奈,只好回圣善寺作法,“獨盛一缽水,以刀攪旋之,胡言數(shù)百咒水”。
不一會兒,“白氣自缽中興,如爐煙,徑上數(shù)尺”。
善無畏對高力士說:“咱們趕緊回宮吧,馬上就要下大雨了。”
高力士上馬就跑,途中見天昏地暗大風起,雷聲震天雨滴下,才跑到天津橋南,“風雨亦隨馬而馳至矣”。
3 你是一條蛇,理應住深山
在唐代張讀的《宣室志》里,還有善無畏以佛法“感化”大蛇的故事。
唐天寶年間,洛陽城外的山中有一條大蛇出沒,此蛇“狀甚異,高丈余,廣二三尺”,嚇人著嘞!
善無畏聽說后判斷:“此蛇出現(xiàn)非吉兆,不久以后,它將帶來大水淹沒洛陽。”于是,他開始講佛法。當天晚上,大蛇駕風雷而至,乖臥在他的講座前,“若傾聽狀”。
善無畏責備大蛇:“你是一條蛇,理應住在深山中,怎能拋頭露面為害人間呢?趕緊走,不要害人!”
聽聞此言,大蛇低下頭,好像很慚愧的樣子,不一會兒就死了。后來安祿山攻陷洛陽,盡毀宮室,人們都說這是應了當初善無畏說的“水淹洛陽城”。
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十月十七,善無畏圓寂于圣善寺,享年99歲。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十月初三,他被葬于龍門西山廣化寺。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