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公主 (資料圖片)
公主使計拒婚
公元499年二月,差不多也是這樣一個迎春花開的時節(jié),北魏彭城公主輕衣簡行,秘密離開京都洛陽,去外地找出差的皇帝哥哥告狀:“嫂子背著你跟別人私通,你管不管?”
她的哥哥,是北魏孝文帝元宏(曾用名拓跋宏)。她的嫂子,是元宏的第二任皇后馮氏。
孝文帝聞訊“駭愕”,當即返回洛陽調查取證,幽禁了給他戴綠帽子的馮皇后。
彭城公主竊喜,因為她告狀的目的達到了。倒不是她多恨嫂子,只怪嫂子管得太寬,非逼她嫁給她不喜歡的人——馮皇后的親弟弟馮夙。
她得使些手段悍衛(wèi)自己的婚姻自由。
孝文帝很愛馮皇后,愛之深恨之切,事發(fā)后遷怒于馮氏一族,公主與馮家的婚事自然告吹。
也曾委曲求全
彭城公主跟那些嬌滴滴的公主不一樣。她奔放、執(zhí)著且忠于自我,知道婚姻是什么,也知道嫁給不愛的人是什么滋味。
拒婚之前,她曾結過一次婚, 只是丈夫死得早,她只得回到娘家,孀居待嫁。
馮皇后看中她的公主身份,想讓她嫁給自己的弟弟馮夙,強強聯(lián)姻,光耀馮家門楣,孝文帝同意了。她以為小姑子也會同意。
北魏遷都洛陽后,樣樣都跟漢人學習。漢人不是說女子應該“從父兄”嗎?妹妹當然得聽從哥哥的安排。
誰料彭城公主相不中馮夙。《魏書》記載,“公主志不愿,后欲強之婚”。
彭城公主很憤怒。
她第一次結婚,就是被逼的。為了積累政治資源,哥哥將她許配給了南朝王室之后劉承緒。劉承緒“少而尫(wāng)疾”,即脊骨彎曲。彭城公主自然委屈,這段婚姻大概沒什么幸?裳。
劉承緒去世后,彭城公主回到皇宮居住,避諱改稱“陳留公主”(為敘述方便,本文仍用其舊稱)。稱號變了,人似乎也變了,第二次被逼婚時,她勇敢且機智地拒絕了。
巧與情敵周旋
不久,彭城公主遇到了自己的真愛:王肅。
王肅出身于南朝貴族瑯琊王氏,才華過人,風度翩翩。南朝內亂時,他假扮僧人逃到洛陽,投奔北魏,得到重用,幫朝廷改革典章制度,聞名洛城。
有人見王肅單身,便為他與公主牽線做媒。
公主愛慕王肅的人品、才華,含羞帶嬌,風光出嫁。哪知成婚沒多久,便有情敵找上門來。
原來,王肅原有妻子謝氏,兩個人在逃亡時離散了。他以為此生再難見妻子,加上想在洛陽站穩(wěn)腳跟,開始新生活,便另娶了公主。不料謝氏也是個奇女子,假扮尼姑,千里尋夫,來到了洛陽。
據(jù)《洛陽伽藍記》記載,謝氏寫了一首情詩《贈王肅》,盼丈夫回心轉意,與她鴛夢重溫:“本為箔上蠶,今作機上絲。得絡逐勝去,頗憶纏綿時。”
公主很郁悶:人家才是原配,我這公主竟然被“小三”了!咋辦?讓嗎?
公主的選擇是愛我所愛、活在當下。
她替王肅寫了一首《代答詩》:“針是貫線物,目中常(一說恒)纴絲。得帛縫新去,何能衲故時?”委婉地拒絕了謝氏的要求。不過,她也沒有趕盡殺絕,丈夫在洛陽建正覺寺安置“尼姑”謝氏,她默許了。
可惜這段婚姻也不長久,公元501年,王肅病故。公主再度成了寡婦。
此時,她三十來歲,風韻猶存,加之身份尊貴,武將張彝和文臣高肇都想娶她。
張彝直率豪放,有文化;高肇粗俗淺薄,小心眼兒。彭城公主眼不瞎,當然選擇張彝。
高肇懷恨在心,死命中傷張彝,張彝氣怒攻心,中風偏癱。
愛情從不因你身份尊貴就網(wǎng)開一面,這公主也真倒霉。
至于她后來有沒有再嫁,史書沒有明確記載。在那樣的時代,一個聰明女人,有如此鮮明的自我意識,無論后事如何,無論命運如何坎坷,她應該都能應對。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