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別的不笑,看見莊稼長得好才笑。典故“但笑佳禾”的主人公叫張全義,唐末至五代時期的著名將領。
張全義,濮州臨濮(今山東甄城)人,家里世代為農(nóng)。他曾在縣里做過小吏,但不受縣令待見,多次受到侮辱。
公元878年,黃巢在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發(fā)動起義,張全義“亡命入巢軍”。公元880年,黃巢攻入長安,建立大齊政權,張全義被任命為吏部尚書、充水運使。
黃巢起義失敗,張全義到河陽(今河南孟縣)投降唐將諸葛爽。因?qū)伊?zhàn)功,諸葛爽上表朝廷,請求任命張全義為澤州(今山西晉城)刺史。
諸葛爽去世,其部將劉經(jīng)與李罕之爭奪洛陽。劉經(jīng)戰(zhàn)敗,退守河陽,派張全義抵擋李罕之,不料張全義與李罕之結為同盟,反過來攻打劉經(jīng),但這一仗劉經(jīng)勝了。
張全義與李罕之退守懷州,并向李克用求助,李克用派兵攻打河陽,劉經(jīng)敗走,李罕之于是自領河陽節(jié)度使,任命張全義為河南尹,治理洛陽。
“但笑佳禾”的故事就發(fā)生在張全義治理洛陽期間。
當時,洛陽歷經(jīng)多年戰(zhàn)亂,“都城灰燼,滿目荊榛”。張全義初到洛陽,麾下才百余人,“相與保中州城,四野俱無耕者”。
恢復洛陽生氣從恢復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開始,張全義挑出18個精明能干的部下,讓他們到河南府所屬的18個縣充當屯將。這18個人到位后,樹旗張榜,召集百姓開荒種地。
張全義又下令免收租稅,對于犯法的人,除了殺人者處死,其他人只給予輕微的懲罰。
在張全義的努力下,“數(shù)年之后,都城坊曲,漸復舊制。諸縣戶口,率皆歸復,桑麻蔚然,野無曠土”。
張全義經(jīng)常外出勸耕,看到荒地得到開墾,田里無雜草,就以酒食犒勞開荒者;看到農(nóng)桑豐收,就趕到豐收者家里,“悉召其家老幼,親慰勞之,賜以酒食茶彩”。
老百姓感激這位父母官,紛紛贊揚:“張公在歌舞面前無動于衷,只有見到好麥良繭才眉開眼笑。”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