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溪柳 聶劍帆 畫
清洛苑與中唐時期一批歷史名人密切相關(guān),裴度、裴潾、劉禹錫、白居易等都曾在這里種柳賞花、煮酒論詩,書寫了一段大唐風(fēng)流。
清洛苑中遇高僧
河南尹、清洛苑第二代主人裴谞(xū),很欣賞劉禹錫和本族子弟裴度。他們二人與裴谞之子裴潾(lín)是同窗好友,都在東都國子監(jiān)讀書,常到清洛苑游玩。
《唐摭言》等文獻(xiàn)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貞元四年(公元788年)冬,佛教凈土宗高僧少康,從南方云游至洛陽,裴谞請他住錫(指僧人在某地居留)清洛苑天平寺。少康大師善于相面,于是很多人到天平寺去找他看相。恰好裴度在清洛苑,聞訊后也去拜謁少康。少康說:“你的面相與一般人不同,面無富貴之相,有餓死之兆。”
次日,裴度去游覽香山寺,在寺中撿到一個包裹,就在原地等待失主,太陽已落山了還不見失主來。第二天早晨,裴度又到了香山寺,寺門剛開,就見一個婦女慌忙跑來,茫然失措。裴度就問她出了什么事。那個婦女說:“我父親得了重病,無錢醫(yī)治。昨天有個貴人給我?guī)讞l玉帶,打算賣了它為父親治病,卻不小心丟失了。”裴度仔細(xì)詢問了失物的特點,她都答對了,裴度就將包裹還給了她。那個婦女哭著拜謝,請裴度留下一條,裴度笑著拒絕了她。
不久,裴度又到了清洛苑,正遇見少康,少康審看之后,驚嘆道:“必有陰德到了你的身上,你的前途不可限量。”裴度就把前幾天的事告訴了他。次年春,裴度考中進(jìn)士。
名臣相聚清洛苑
貞元九年(公元793年)春,劉禹錫考中進(jìn)士。當(dāng)年十一月,裴谞去世,裴潾成為清洛苑第三代主人。三年后,裴潾守孝期滿,以門蔭入仕。此后,裴度、裴潾、劉禹錫和后來考中進(jìn)士的白居易同朝為官,他們成為大唐的中興名臣。
元和九年(公元814年),裴度出任御史中丞,裴潾任起居舍人,白居易任翰林學(xué)士,劉禹錫與柳宗元等人也奉詔還京。后來,在裴度的指揮下,唐軍平定了割據(jù)百年的淮西藩鎮(zhèn)和河北各藩鎮(zhèn),結(jié)束了藩鎮(zhèn)割據(jù)的局面,史稱元和中興。
大和四年(公元830年)臘月,白居易任河南尹。后裴度以宰相身份出任東都留守,裴潾以太子左庶子身份分司東都。不久,劉禹錫任太子賓客、秘書監(jiān)分司東都。他們經(jīng)常相聚于清洛苑中,飲酒賦詩,留下了大量名篇佳作。
劉禹錫《兩如何詩謝裴令公贈別二首》中云:“今日陪游清洛苑,昔年別入承明廬。”劉禹錫體弱多病,常年在清洛苑養(yǎng)病。他的《述舊賀遷寄陜虢孫常侍》說:“多病未離清洛苑,新恩已歷望仙臺。”
洛陽詩人李益,常參加清洛苑聚會。他的《秋晚溪中寄懷大理齊司直》說:“天寒清洛苑,秋夕白云司。況復(fù)空巖側(cè),蒼蒼幽桂期。歲寒坐流霰,山川猶別離。”該詩寫盡了清洛苑的晚秋景色和詩人的悲秋之情。
名園空留數(shù)株柳
大和七年(公元833年)春,白居易因病免河南尹,任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此時,清洛苑里薔薇花開,裴潾請白居易到此賞花,裴潾、白居易分別作《題薔薇》長詩。
這時,裴潾接到皇帝詔書,讓其入朝,任左散騎常侍、集賢殿學(xué)士。后來,裴潾又任兵部侍郎等職。開成二年(公元837年)三月,裴潾出任河南尹,這是他的家族連續(xù)六代擔(dān)任這個重要職務(wù)。
這年夏天,洛陽久旱無雨,裴潾和劉禹錫到天平寺中齋戒后,到萬安山九龍祠去祈雨。祈雨后,忽然電閃雷鳴,大雨傾盆而下。劉禹錫寫了《和河南裴尹侍郎宿齋天平寺詣九龍祠祈雨二十韻》記述此事。
冬天來了,白居易將自釀的美酒送給裴潾兩銀榼(銀質(zhì)酒器),并附詩《寄兩銀榼與裴侍郎,因題兩絕句》中云:“貧無好物堪為信,雙榼雖輕意不輕。愿奉謝公池上酌,丹心綠酒一時傾。”裴潾也給在清洛苑養(yǎng)病的劉禹錫送去一壺美酒。劉禹錫寫《裴侍郎大尹雪中遺酒一壺兼示喜眼疾平…斐然仰酬》詩相謝。
次年四月,裴潾卒。開成四年(公元839年),裴度亦卒。幾年后,劉禹錫、白居易相繼離世。廣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一月,黃巢帶六十萬大軍從汝州而來,攻破大谷關(guān),從萬安山北麓進(jìn)發(fā),清洛苑和諸多村寨化為灰燼。
“不種東溪柳,端坐欲何為。”這是白居易《東溪種柳》中的名句。清洛苑和東溪一帶,曾遍植楊柳。如今,名園成夢,但遺存的幾株老柳樹,仍在默默地訴說著這里曾經(jīng)的金屋重樓、煙柳畫橋。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fù)責(zé)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