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考場“打怪”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7/6/12 17:53:57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宋仁宗年間,有個喜歡怪誕文風的讀書人姓劉名幾,敏捷有才學,在國子監(jiān)里讀書時,經(jīng)?嫉谝弧K允巡鸥,好標新立異,以行文喜用險怪之語而轟動一時。當時,很多讀書人起而仿效,以用語險怪為時髦,遂成了一股險怪文風,號稱“太學體”。
恰巧歐陽修正在朝為官,以端正文風為己任,認為劉幾等人的文風是文壇上的一股逆流,多次呼吁不能讓劉幾等人的險怪之文入科舉試場,但收效不大。歐陽修作為宋代詩文革新運動的倡導者,有意繼承唐代韓愈、柳宗元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主張文章首先要有充實的內(nèi)容,要積極反映現(xiàn)實生活,且在表現(xiàn)形式上必須力求生動流暢,真切自然。前不久才剛把那種堆砌辭藻、內(nèi)容空泛、粉飾太平的“西昆體”清掃出文壇,現(xiàn)在突然又冒出這一股以劉幾為代表的追求險怪的逆流,他們以生造詞語、文句拐扭,內(nèi)容空虛怪誕為時尚。對這種“太學體”,歐陽修當然不能有絲毫的容忍和遷就。
嘉祐二年(1057年),歐陽修被任命為省試知貢舉,正好劉幾也在這次的考生之列,這正給了他一個打擊險怪文風的機會。在閱卷過程中,他發(fā)現(xiàn)一份卷子里有一些怪模怪樣的語言:“天地軋,萬物茁,圣人發(fā)……”歐陽修“哈哈”大笑著對同事們說:“這一定是劉幾的杰作!”說罷,他在后面戲續(xù)了兩句:“秀才剌(剌,是違拗、別扭的意思),試官刷。”
然后,歐陽修展開卷成筒的卷子,用一枝大號紅筆從頭至尾一氣抹了下來,謂之“紅勒帛”,就是用紅筆通篇涂抹,又在空白處批了一個大大的“謬”字,并命人把這份卷子張貼在試院的墻上,以示懲戒。事后一查,這份被歐陽修刷掉的卷子,果然是劉幾的。緊接著一批寫險怪文章的人也都被刷了下來。出榜之后可就熱鬧了。這批怪誕寫手聚在一起,等歐陽修早晨上朝時,立即把他圍起來,百般辱罵,有的還寫祭文扔在他家里。然而,這并沒有影響歐陽修“打怪”的決心。
這次會試,雖然對險怪文風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但歐陽修認為對始作俑者劉幾,還必須繼續(xù)予以懲戒。嘉祜四年(1059年),歐陽修又被任命為殿試主考。他聽說,這次劉幾已通過了會試,取得了參加殿試的資格。就在考前歐陽修對助手們說:“除惡務盡!諸位一定要嚴格把關,狠狠打擊那些輕薄小人,以掃除文章之害!”
然而事情的發(fā)展常常會有戲劇性的情節(jié)上演?纪暝,卷子收上來后,歐陽修十分認真地一份又一份地審查考卷,當看到一份卷子中有“太上收精藏也下冕旒之下”這樣生澀別扭的語句,高興地對旁邊的人說:“我又逮住劉幾了!”便毫不猶豫地刷了下去。但事后一查,被刷下去的不是劉幾,而是蘇州人蕭稷。
歐陽修只有繼續(xù)往下看,臨到最后,有一份卷子中有這樣的話:“故得靜而延年,獨高五帝之壽;動而有勇,刑為四罪之誅。”不僅平實自然,而且跟試題《堯舜之性賦》扣得很緊,不禁擊節(jié)贊賞,并將它定為第一。
等到唱名時,大家才得知這個被歐陽修定為狀元的人叫劉輝。然而令歐陽修沒有想到的是,知情人對他說:“這個劉輝就是您要懲戒的劉幾!他在考試之前才改了名字。”歐陽修聽罷,驚詫得好半天說不出話來。
(作者: 責任編輯:12301-3)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