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出生于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八月二十九日(公歷10月1日),地點是河北真定府(今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另一說在徐州)。他的祖籍是邠州三水(今陜西省旬邑縣丈八寺鎮(zhèn)太慈村),后來,他們家搬遷到蘇州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
范仲淹也隨家人到了吳縣。范仲淹的父親叫范墉,原來在吳越王錢俶手下做官,后隨錢俶歸宋,做過成德、武信、武寧節(jié)度使掌書記,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因病去世。此時的范仲淹剛剛兩歲,孤兒寡母頓時陷入了無依無靠的境地。他的母親謝氏沒有辦法,為了活下去,為了把范仲淹養(yǎng)大,就嫁給了山東淄州長山縣河南村(今鄒平縣長山鎮(zhèn)范公村)的朱文翰。范仲淹也改姓繼父之姓,改名朱說。
范仲淹從小就很喜歡讀書。朱家在本地也算是富裕戶,但范仲淹卻不在家享受,獨自一人去長白山上的醴泉寺讀書。也許清凈的環(huán)境使他可以進入專心致志的境地。為了磨煉意志,他的生活簡樸到了極點。他每天只吃一碗稠一些的粥。粥涼了以后,范仲淹把它一分為四,早上吃一半,晚上吃一半;菜呢,就是幾根咸菜,再用醋一拌。這就是后世所說的劃粥斷齏。
三年過去了,范仲淹幾乎把所有能找到的書都讀遍了。再加上他聽說了自己的真正身世,所以,他決定離開朱家。
離開母親是讓人難過的,但好男兒志在四方。清苦慣了的范仲淹一襲布衣、一張舊琴,毅然決然地踏上了求學之路。
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范仲淹來到了當時的南京應天府書院。宋代的應天府,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當時的應天府由于離京都開封很近,所以文化也很發(fā)達。
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宋真宗率百官到亳州去朝拜老子的太清宮。從京都開封去亳州,要路過應天府;噬弦獊砹耍麄應天府的人都在討論,誰不想見一見皇上的御顏。同窗都去街上了,只有范仲淹不為所動。有同窗好心勸他,說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錯過了這個村,可就沒有了這個店。但信心滿滿的范仲淹只回了一句將來也可以見的話,就繼續(xù)遨游書海了。
第二年,也就是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春,范仲淹如愿以償,中榜成了大宋朝的進士。參加崇政殿御試時,他就見到了真宗皇帝。二月的開封,春花爛漫。進士們春風得意馬蹄疾,在京都的大街上顯示榮耀。“長白一寒儒,名登二紀余。”27歲的范仲淹用這樣的詩句來記錄這件事。在同榜進士中,他的年紀已經不算小了。不久,他前赴廣德軍任司理參軍(廣德軍在今安徽省廣德縣一帶,司理參軍負責掌管訟獄、審理案件,從九品),以后,又升任集慶軍節(jié)度推官(集慶軍轄境在今安徽亳州一帶,節(jié)度推官是幕職官,從八品)。他把母親從朱家接出贍養(yǎng),并且恢復了自己的本姓,名仲淹,字希文。
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秋,范仲淹被任命為興化縣縣令。
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范仲淹在晏殊的推薦下,被任命為秘閣校理,負責皇室圖書典籍的?焙驼怼C亻w設在京師開封皇宮中的崇文殿內,秘閣校理事實上等于是皇上的文學秘書。從此,范仲淹就可以經常面見皇帝。
范仲淹是一個有思想、有正義感而且不計私利的人,他正直無私、敢于直言。只要是于民有利、于國家有利,他就敢大膽放言,哪怕得罪權貴。此時的仁宗皇帝已經20歲,但朝中大權仍然掌握在60多歲的劉太后手里。更為可氣的是,冬至節(jié)時,太后還要讓仁宗和朝中官員一樣向她下跪慶壽。這在講究禮法的宋代絕對是不可容忍的事情。但百官懾于劉太后的威權,誰也不敢吭聲,唯恐給自己招來禍患。范仲淹不管這一套,認為家禮是家禮,國禮是國禮,二者不可混為一談。皇上當著眾官的面給太后叩頭,有損皇上的尊嚴。他寫了奏章,抨擊太后的做法。范仲淹的這一舉動讓好友晏殊急得不得了。他與范仲淹談話,埋怨他做事過于孟浪,怕太后以為范仲淹的主張是皇上主使。范仲淹與晏殊平日十分交好,但這次為了原則卻不再附和晏殊的見解。范仲淹說,晏殊屢次舉薦他,對他有知遇之恩,他當然心存感激,正因為如此,他才應該盡職盡責,擔負起一個臣子的責任。假如自己懾于權勢,見了不合理的事默不作聲,那才是可鄙的,那才對不起舉薦人。一席話說得晏殊臉上發(fā)燒,無言以對。與晏殊談過后,范仲淹意猶未盡,又給晏殊寫了一封書信,對自己的行為又詳細做了解釋。在這件事情上,范仲淹是橫下了一條心,一不做二不休,他又上了一道奏章,這下把話說透了,懇請劉太后撤簾歸政。對于宋仁宗來說,這個問題真的是一個敏感問題。朝廷突然降旨,任命范仲淹為河中府(今山西省西南部永濟縣一帶)通判。同僚為他送行,說他的行為令人佩服,他的被貶是一件榮耀的事。三年過去了,緊握大權不愿放手的劉太后終于駕鶴西去。宋仁宗任命范仲淹為右司諫。作為言官,他對朝中大事更敢于議論了。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