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末期,秦昭襄王重用白起、范雎、王龁、蔡澤等賢臣良將,使得秦國迅速崛起。此時,昭襄王漸漸有點兒膨脹,覺得周天子(周赧王)這個擺設礙眼,干脆自個兒稱帝算了?赊D念一想,秦國雖然國力強盛,可東邊還有諸侯割據(jù),且敢跟自己叫板的還有齊國呢,萬一他們不樂意,再合縱起來找麻煩,這帝王當著也不踏實。于是,昭襄王想了一個既能稱帝,又能騰出手來鉗制六國的兩全之計:秦、齊兩國分別稱帝,自己當西帝,齊湣(mǐn)王當東帝。
主意已定,便派使臣去齊國說事兒。
洛陽人蘇代,正好從燕國來到齊國。湣王聽說蘇代來了,馬上安排相見。落座后,他皺著眉頭對蘇代說:“秦國老嬴(稷)派他舅舅(相國魏冉)來,讓我跟他共同稱帝,我正拿不定主意呢。您覺得這事咋樣。”
蘇代一愣,略微沉吟,捋出了頭緒,說:“秦王讓您稱帝,如果不聽他的,就會讓秦國忌恨。”湣王點點頭。“可如果聽了他的,就會讓天下人忌恨呢!”蘇代說得很清楚,目前形勢并不明朗,各國的強與弱隨時都可轉換。秦國想取代大周稱帝,明顯沒有統(tǒng)領天下的底氣,所以才拉上齊國壯膽?蛇@么一來,卻讓齊國處于兩難之地:答應與否都對自己不利。
齊湣王問:“那該咋辦?”
蘇代說:“不如接受秦王的要求,這樣他心里就踏實了?纱笸跸炔灰褂‘東帝’的稱號,這樣天下人就不介意了。秦王用了‘西帝’稱號,若是各國沒啥動靜,您再使用‘東帝’稱號不遲,也就打一個‘時間差’而已;若是秦王稱帝后諸侯群起攻之,大王您反倒因為沒有使用帝號,讓天下人覺得咱寬厚低調,從而人心歸附、坐收漁翁之利啊。”
蘇代在秦、齊稱帝問題上打“時間差”,其核心目的還是想維持在周天子統(tǒng)領下的政治格局,不讓秦國利益最大化。所以,他破壞強強(秦、齊)聯(lián)盟,促成強強(秦、齊)制衡,從而保護各個小諸侯國的利益。
北宋宰相趙普行事風格獨特,下一期,我們將講述他為國家和百姓福祉考慮,將一些可能危及“大局穩(wěn)定”的文書燒掉的故事。敬請關注。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