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出生于唐朝中期,正值唐朝鼎盛的時期,從街市一片熱鬧景象,家家高掛紅紅的燈籠,人們見面互相行禮,頑童嬉戲玩耍……一片祥和,這就是杜甫在以后的歲月里深深懷戀的家鄉(xiāng)----鞏義


邙嶺山下,正值盛夏,古木參天,草木茂盛,青翠欲滴。假若目力所及,皆是一種顏色,難免會讓人覺得單調(diào)乏味,然而綠色卻不然,青山綠水,綠葉成蔭,羊腸小道,曲徑通幽,大自然知道眼睛最喜歡的顏色,這才是人們應(yīng)該有的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狀態(tài),讓綠色和眼睛成為天然最佳搭檔。

漫步在這風(fēng)景如畫般的杜甫故里,吟誦著喜歡的杜甫詩篇,將是怎樣的體驗(yàn)?

小兒臥床,少年吟詩,端坐習(xí)字……時空變換,穿越千年,這一場場,一幕幕,我懷著崇敬的心情,穿越詩文“目睹”了你的成長。注目凝望,細(xì)思量,杜甫,多愿歲月能溫柔待你,一如這般安穩(wěn)、快活、恬靜。

杜甫出生在唐朝中期的官宦世家,正值唐朝盛世,生活安定富足,從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天資聰穎,勤奮好學(xué),習(xí)書法,詠詩句,七歲便能吟詩:“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少年的杜甫是快樂的,他意氣風(fēng)發(fā),年少輕狂,胸懷蒼生,豪氣萬丈,“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淳”;“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正是良好的家風(fēng)和優(yōu)越的生活塑造了杜甫純凈的心靈和宏偉的抱負(fù)。

“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八月時節(jié),庭院前的梨、棗都熟了,這恐怕是最令孩子們喜悅的事情了,少年頑皮的杜甫,便頻頻上樹摘取,同伴們則在樹下拾取杜甫扔下的棗和梨。心中百轉(zhuǎn)千回,杜甫,原來調(diào)皮如你是這般上樹的,可謂少年之時,無憂無慮,朝氣蓬勃,玩耍嬉戲,多么歡樂的時光啊。晚年的杜甫窮困潦倒,回憶起年少時光,今夕對比,不由悲從中來,寫下了這首《百憂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