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綱與“開封保衛(wèi)戰(zhàn)”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7/8/30 9:39:00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宋欽宗面對李綱沉痛懇切的話語無言以對。宰相白時中強辯道:“宋軍面對如此強大的金軍,能守住嗎?”李綱答道:“京城是天下最堅固的城池,京城是宗廟社稷、百官萬民之所在,如果陛下能夠激勵將士,安慰民心,又豈會守不住!”在場的大臣們默不作聲,李綱則胸有成竹地分析當前的局勢,提出保衛(wèi)開封的策略。李綱認為當前最重要的是整頓兵馬、上下團結,齊心協(xié)力守衛(wèi)京城,等待勤王之師的支援,共同反擊金兵。
宋欽宗問李綱朝中百官誰能擔任防守京城的主帥。李綱說道:“大臣們平日里高官厚祿,現(xiàn)在國家有難,他們理應為國家效力,白時中、李邦彥雖然是文弱的書生,卻深諳軍事,他們身為宰相,理應領兵打仗、抗擊金兵。”一心只想逃跑的白時中等人突然聽到李綱要他們掛帥上陣,馬上鼓噪起來,說道:“李綱既然堅持抗擊金兵,他應自己披甲上陣。”李綱表示,如果他能領兵守衛(wèi)京城,他將不計個人安危,以死報效國家。宋欽宗當即命李綱為尚書右丞,率軍留守京城,抗擊金兵。
李綱認為,各地的四方勤王之師不久就會到達,皇帝身為萬民之主,應留在京城,安定民心。一心只想南下的宋欽宗,只好勉強答應不再南下逃跑,留守京城。但是,宋欽宗卻在一夜之間改變了留守京城的主意,傳令離京南下。第二天一早,宋欽宗在禁衛(wèi)軍的護衛(wèi)下乘輿離去,李綱站在宋欽宗的輿前,厲聲責問護送宋欽宗南逃的禁衛(wèi)軍將士們:“在國家危難之際,你們是想誓死保衛(wèi)國家,還是想做一名逃兵呢?”禁衛(wèi)軍將士齊聲答道:“我們愿誓死守衛(wèi)國家!”李綱又對宋欽宗說道:“陛下為什么昨夜同意留京,今天卻離京南下?試想,六軍怎么會忍心扔下自己的親人護送您去南方?如果將士們在南下途中離散,又有誰能護衛(wèi)陛下?金兵聽說陛下南逃的消息以后,如派人追擊,您身邊的這些將士能抵御得了嗎?”宋欽宗聽了李綱的一番話以后,意識到了自己南逃的危險,按下南逃的心思,決定留守京城。軍士們在得知這個消息以后,歡呼聲震天動地。
宋欽宗為了鼓舞士氣,振奮軍心,親自登上城門接見將士。隨后,命李綱擔任親征行營使,并給予他便于防守京城的實權。李綱在接受了防守開封城的重任以后,馬上著手備戰(zhàn)。他在每面城墻安排了1.2萬名軍士把守,并準備了充足的守城用具。同時,準備了4萬馬步軍,并分為前、后、左、右、中軍。李綱命前軍守衛(wèi)東水門外,保護延豐倉,后軍守衛(wèi)開封城壕旁的樊家崗,以防金軍從此處突破,另外三軍在開封城中負責防守,隨時聽候調(diào)遣。
李綱部署完畢以后,金軍兵臨城下,發(fā)動進攻。李綱不計個人安危,冒著彈矢,親身督戰(zhàn),抵御金兵。近者以手炮檑木拼殺,遠者以神臂弓強弩射殺,再遠者以床子弩坐跑轟擊,于是金人“有乘筏渡濠而溺者,有登梯而墜者,有中矢石而路者甚眾”。李綱再募壯士縋城而下,斬敵燒梯,“斬敵酋十余,殺其眾數(shù)千人”。
金軍多次進攻均未能得逞,只好撤軍,派使者與宋朝講和。
二
北宋朝廷內(nèi)部的投降派在得到金兵講和的消息以后,又開始活躍起來。李綱認為“宗社安危,在此一舉”。談判成功以后,金兵定會退兵;談判失敗,只會使金兵更加貪求。因此,李綱親自擔任使者,到敵營與金軍談判。一心求和的宋欽宗怕剛強的李綱影響了議和,拒絕了他的請求,命窩囊而又膽小怕事的人擔任談判使者。
金人瞧不起宋朝談判使者唯唯諾諾的窩囊樣子,提出了苛刻的議和條件:五百萬兩黃金,五千萬兩白銀,一百萬匹絹,一百萬匹帛,馬駝驢騾各以萬計;將太原、中山、河間三鎮(zhèn)割給金國;宋朝皇帝稱金主為伯父,派親王、宰相到金國當人質(zhì)。面對金人蠻橫的議和條件,宋朝談判使者不但未置一詞,還帶著“和書”回到了宋廷。
宋欽宗和北宋的投降派們準備接受屈辱的“和書”,還準備派康王趙構和少宰張邦昌前往金國當人質(zhì)。面對如此屈辱的城下之盟,李綱竭力反對。他認為:金人索要偽犒師之資巨大,國家根本沒有那么大的財力;太原、中山、河間是首都開封的重要屏障,絕不能將三鎮(zhèn)之地割給金國;親王和宰相當人質(zhì)有辱宋廷,應改派一名有能力的朝臣前去。李綱建議宋欽宗以議和為借口,拖延時間等待勤王之師的支援。然而宋欽宗并沒有采納李綱的正確意見,而是完全接受了金人無理的議和條件。
(作者:里程 責任編輯:12301-3)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