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涼風天氣清,萬里無云河漢明。
昏見南樓清且淺,曉落西山縱復橫。
洛陽城闕天中起,長河夜夜千門里。
復道連甍共蔽虧,畫堂瓊戶特相宜。
云母帳前初泛濫,水晶簾外轉逶迤。
倬彼昭回如練白,復出東城接南陌。
南陌征人去不歸,誰家今夜搗寒衣。
鴛鴦機上疏螢度,烏鵲橋邊一雁飛。
雁飛螢度愁難歇,坐見明河漸微沒。
已能舒卷任浮云,不惜光輝讓流月。
明河可望不可親,愿得乘槎一問津。
更將織女支機石,還訪成都賣卜人。
——唐·宋之問《明河篇》
此詩氣象大。
前四句寫景色——八月天清氣爽,萬里無云,銀河在日暮時出現(xiàn)在南樓上空,早晨斜掛在西山上。
接下來八句寫在洛陽城中看銀河。洛陽城中宮殿巍峨,因為“復道”“連甍”的遮擋,尋?床坏酵暾你y河,只有在精美的居室中,銀河才一覽無余。銀河的光灑在帳幔上,仿佛天上的水流淌到了人間;走到水晶簾外觀望,銀河更加明亮,像一條白絹從東城一直延伸到南郊。
又下面八句,詩人想象銀河之下,思婦和織女邊搗寒衣、刺繡,邊思念遠方的征人。一只孤雁飛過鵲橋,哀鳴聲聲。
末四句,流露心聲,明河可望不可親。因此,我要到天上去追尋。你以為宋之問真的是夜觀天象、被浩瀚的明河所感動,從而文思泉涌嗎?
非也,《明河篇》是一首怨詩。宋之問是在托物言志,他詩中的“明河”,指的是高高在上的女皇武則天。
據(jù)唐代《本事詩》記載:“宋考功,天后朝求為北門學士,不許,作《明河篇》以見其意……則天見其詩,謂崔融曰:‘吾非不知之問有才調,但以其有口過。’”
宋之問想成為武則天寵信的北門學士,武則天不答應,他因此寫下《明河篇》以明志。武則天看后對崔融說:“我不是不知道宋之問有才華,之所以不親近他,是因為他有口臭。”
是啊,成為女皇親信,就意味著會經(jīng)常和女皇在一起,在一起說話,一張嘴口臭撲面而來,誰受得了?
有關時光旅行的故事,總能引發(fā)人們津…[詳情]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