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甘肅一帶;蜀,四川一帶。“得隴望蜀”,原指已經(jīng)攻取隴右,還想取得西蜀,現(xiàn)在用來比喻貪得無厭,是貶義的,但它原來的意思一點兒也不“貶”。
《資治通鑒》記載,建武八年(公元32年)秋,劉秀從上邽(guī)向東奔馳,日夜兼程。臨行前,他寫信給岑彭,說:“如果我能攻陷兩城,就率領(lǐng)軍隊向南進發(fā),攻打公孫述。”然后,劉秀又自嘲道:“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人啊,常常不知足,既平定了隴,又渴望得到蜀。
劉秀為什么“自上邽(今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晨夜東馳”?
建武八年(公元32年)四月,劉秀帶兵出征討伐隗囂,勸降不成后,誅殺了隗囂此前送到朝廷做人質(zhì)的兒子隗恂,派吳漢、岑彭包圍西城(今甘肅省天水市西南),派耿弇(yǎn)、蓋延包圍上邽。
正在這時,潁川郡盜賊蜂起,河東郡守兵反叛,京都洛陽震動,于是劉秀日夜兼程東奔。
那么,劉秀為什么要征伐隗囂呢?
隗囂,東漢初期兩股有名的割據(jù)勢力之一,當時盤踞在隴地,另一股割據(jù)勢力公孫述盤踞在蜀地。
東漢建立后,劉秀一直想將隗囂招安,很長一段時間對其禮遇有加,但隗囂首鼠兩端,表面上表示臣服,暗地里卻一直想擺脫劉秀獨霸一方。
劉秀看出隗囂不會為己所用,于是決定武力征伐。
建武六年(公元30年)四月,劉秀派耿弇、蓋延等將軍經(jīng)過隴地討伐四川的公孫述,事前派人通知了隗囂。隗囂害怕自己被趁機消滅,于是起兵反叛。這才有了后來劉秀的御駕親征,有了“得隴望蜀”的千古一嘆。
隗囂后來的結(jié)局很慘,《資治通鑒》記載,建武九年(公元33年)春,又病又餓的他趕上饑荒,“恚憤而卒”。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50178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