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夢華錄》“羊生果實”解誤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7/12/26 9:46:47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摘 要:當今,以元刊本為底本的多種《東京夢華錄》注本,對于卷五《育子》一節(jié)中“羊生”兩字,或疑有誤,或注釋錯誤,莫衷一是,F(xiàn)在一古籍中發(fā)現(xiàn)有引用的另一種《東京夢華錄》古本同段的合理用詞,問題凍解冰釋。
關鍵詞:羊生;羊生果實;象生果實;像生花果
一、導言
宋史專家鄧之誠在《東京夢華錄注》自序中明確指出;
孟元老夢華錄自序謂以崇寧癸未入京師,靖康丙午南徙,寓東京二十三年。又六十二年到淳熙丁未,夢華錄始有刊本。其人蓋已百歲,必不及見其書之行世,其書亦未必手定,故多訛誤。
在宋刊本失傳的情況下,現(xiàn)存最早的傳世本是元代至正年間的刊本。雖然從元代至今,歷代眾多學者在研究或?贝吮緯r,已發(fā)現(xiàn)其中有誤字、錯漏等問題,但是,“八百年多以來,元刊本一直作為標準的《東京夢華錄》祖本受到尊崇”,也許這本身就是一個疏漏。本來宋刊本就未經過作者審定,元代人在傳抄、刻印過程中,出現(xiàn)新的錯誤在所難免。特別是宋本、元本的刻印者,在出版時往往要依慣例對原著稍加編輯或改動,一些古籍被胡亂改動的例子并不鮮見。
“羊生”兩字,長期以來被人們疑誤,就是一個證明,F(xiàn)就此問題略述各種《東京夢華錄》校注本情況。
二、問題
1、古典文學出版社點校本。卷五《育子》:
用盤合裝送饅頭,謂之“分痛”。并作眠羊、臥鹿羊、生果實,取其眠臥之義。
這是孕婦父母送給孕婦的禮物,但“眠羊 ”和“臥鹿羊”意思有重復部分,“生果實”和“取其眠臥之義”不搭配。此為第一種斷句。
2、鄧之誠校注本。卷五《育子》:
用盤合裝送饅頭,謂之“分痛”。并作眠羊、臥鹿羊生〔案:羊生疑誤 〕果實,取其眠臥之義。
鄧老懷疑“羊生”有誤,判斷準確,為不少后注者贊同。此為第二種斷句。
3、孫世增校注本。卷五《育子》:
用盤合裝送饅頭,謂之“分痛”。并作眠羊、 臥鹿、羊生、果實,取其眠臥之義。
其中“羊生”、“果實”均與“取其眠臥之義”不搭配。
校注者對“羊生”兩字作了注釋:
羊生:食品名!秹袅讳·`育子》:“及眠羊臥鹿,并以彩畫鴨蛋一百二十枚;膳食:羊生、棗、栗果……”
“羊生”不是食品,典籍中也無記載。此處是將《夢粱錄》引文錯誤斷句所致。正確斷句略舉兩例。
符均、張社國校注本《夢粱錄》。卷二十《育子》:
及眠羊臥鹿,并以彩畫鴨蛋一百二十枚、膳食、羊、生棗、栗果……
另有中國商業(yè)出版社點校本《夢粱錄》與此斷句相同。
其中的“生棗”就是“早生”之義,這句俗語到今天仍在流行,人所共知。將“生棗”的“生”字斷句斷到前面的“羊”字之后,組成了與《東京夢華錄》中被疑誤的相同的“羊生”兩字。此為第三種斷句。
4、姜漢椿譯注本。卷五《育子》:
用盤合裝送饅頭,謂之“分痛”。并作眠羊、 臥鹿羊生、果實,取其眠臥之義。
譯注者還作了注釋及譯文。
注釋:羊生:“羊生”疑誤;驗檠芪摹T诰渲胁豢山。
譯文:并用面制作眠羊、臥鹿及各種糕點,取其眠臥之義。
將“臥鹿”與“羊生”組合為“臥鹿羊生”,依然講不通,只能是“疑誤”,或為“衍文”。只有“眠羊”和“臥鹿”才有“眠臥之義”, “各種糕點”與“取其眠臥之義”不搭配。此為第四種斷句。
5、伊永文校注本。卷五《育子》:
此處校注者未作注釋,據(jù)《前言》意為贊同“羊生”疑誤。但“羊生”之后改逗號,“果實”之后無標點與后句相連,“果實取其眠臥之義”亦講不通。此為第五種斷句。
6、王永寬注譯本。卷五《育子》:
用盤合裝送饅頭,謂之“分痛”。并作眠羊、 臥鹿、羊生果實,取其眠臥之義。
注譯者還作了注釋和譯文。
注釋:羊生:意義不明,疑有誤字。
譯文:并且扎制眠羊、臥鹿等模型,取其眠臥的意思。
將“羊生”與“果實”組合為“羊生果實”,依然講不通,只能是“疑有誤字”,且與“取其眠臥之義”不搭配。將“作眠羊、臥鹿”譯為“扎制眠羊、臥鹿等模型”也是 錯誤的,用什么東西能扎成放在包袱、籃子里的模型?與前句“饅頭”也不連。此為第六種斷句。
在以上列舉的6種版本的《東京夢華錄》校注本中,有5種沒有對“羊生”做出注釋,1種做出了錯誤的注釋。6種版本所引的這段文字,均一字不差,但卻有6種各不相同的斷句形成,形成了“臥鹿羊”、“羊生”、“臥鹿羊生”、“羊生果實”等仍無法注釋或與句義相違的“詞”,令人莫衷一是。不能否認,這些以元刊本為工作底本的校注本、譯注本,多年來為解讀《東京夢華錄》做出了重要貢獻。但其中的遺憾似乎不可避免,就連《東京夢華錄箋注》這樣的大部頭,也載入了張馭寰錯誤百出的《北宋東京城復原圖》(如開寶寺、夷山應在內城北墻之外,萬歲山應在內城馬行街以西等等)。為了洞察《東京夢華錄》中的一切,我們當然希望看到《東京夢華錄》更完善的古本、注本。
三 、結語
清代河南詩人李于潢,以《東京夢華錄》等史籍為底本,精心創(chuàng)作了描寫汴京風土方物的《汴宋竹枝詞》100首,可以說是詩化的《東京夢華錄》。該書卷下在描寫“育子”一詩的注釋中,引用了《東京夢華錄》卷五《育子》中的那段文字,但卻是一個未見過的版本,其中的“羊生果實”為“象生果實”,(今“象”為“像”),詞意很明白,即人工制作的象形物 。這里的“果實”是廣義的,“像生果實”,就是將饅頭做成眠羊、臥鹿樣的“像生花果”,正像今天許多地方蒸制的動物花饃一樣,可謂代代相傳的民間習俗。這些花饃也是祭祀時常用的“供果”,開封方言本來就把最常用的祭品糕點叫作“果”,對于各種形狀的花饃則稱之為“花糕”或“花果”。我們在理解這段話時,要注意原文中前后貫通的幾個關鍵詞:“饅頭”、“并作”、“眠臥之義”,前提是“用盤合裝送饅頭”。整句通譯(鄧注標點):
用盤合裝著饅頭送來,叫“分痛”。并將饅頭做成眠羊、臥鹿樣的像生花果,取其眠臥的意思。
兩宋一脈同源。宋室南遷之后,杭州一派東京氣象,很多習俗也傳至南方。這在描寫杭州的《夢粱錄》、《都城紀勝》等史籍中多次提到!稏|京夢華錄》卷五《育子》中和《夢粱錄》卷二十《育子》中都有“五男二女”和“眠羊臥鹿”(南宋時已省略“象生果實”4字)等相同的記載。由此,相關的內容亦可從兩書記載中得到印證。我們將《東京夢華錄》中的“象生果實”譯為“像生花果”,就像這種習俗傳到南方之后,成為《夢粱錄》中的“像生花果”一樣。有兩例可證。
《夢粱錄》卷十三《夜市》一節(jié)記載:
大街關撲,如糖蜜糕、灌藕、時新果子、像生花果、魚鮮豬羊蹄肉……
該書卷十九《四司六局筵會假賃》一節(jié)記載:
果子局,掌裝簇饤盤看果、時新水果、海臘肥脯、臠切、像生花果、勸酒品件……
由此可知,南宋杭州官民均常用“像生花果”,這種習俗自然是由北宋東京傳過去的。而“果子局”,也是由北宋東京的相應機轉化而來的。宋史專家周寶珠對北宋東京的官營作坊有一個統(tǒng)計:
列舉東西作坊、文思院、后苑造作所、東西八作司、廣備指揮5個單位,就有204作。
因《東京夢華錄》卷一“內諸司”、“外諸司”記述過于簡約,雖然后面出現(xiàn)了“象生果實”一詞,但“象”字還被元代人印成“羊”字。由此反證《東京夢華錄》中無法解釋的“羊生果實”就是 “象生果實”。
李于潢于清道光乙酉(1825年)拔貢,詩人在那個時代引用了什么樣版本的《東京夢華錄》?應該是早于元刊本而更接近原始本的一個版本。筆者所見《汴宋竹枝詞》,是90年前的刊本,即民國壬戌(1922年)十一月河南官書局刊本。該書中作者引用了大量文獻,像所有的古籍一樣,均未注明版本、出處。筆者認為,800多年來無法解釋的“羊生”兩字,因“象”字的出現(xiàn)而凍解冰釋,“羊”為“象”之誤無疑,最早的《東京夢華錄》校注本,鄧之誠的《東京夢華錄注》斷句正確。但要找到載有“象生果實”正確詞語的《東京夢華錄》版本,還需要諸位專家,特別是版本專家們的辛苦努力,這是需要我們去破解的《東京夢華錄》版本之謎。
(作者:楊慶化 責任編輯:12301-4)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