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禪是古代統(tǒng)治者舉行的一種祭祀天地的典禮。所謂“封”,指筑土為壇祭天,所謂“禪”,指祭地,古人認為泰山最高,所以,中國古代帝王多去泰山祭天帝,表示受命于天。
據(jù)演義,唐太宗當初計劃赴泰山舉行封禪大典,武則天則以才人身份上諫:《詩經(jīng)》上說“嵩高惟岳,峻極于天”。使太宗化險為夷的關(guān)鍵一仗又發(fā)生在嵩山腳下,如有神助。圣上何不改到中岳嵩山封禪。
歷代帝王如秦始皇、漢武帝、唐高宗等,都是在泰山封禪,帝王封泰山多達七十二家。第一個到中岳舉行封禪,一生中十登嵩山,對中岳情有獨鐘,則是唐代女皇武則天。
垂拱四年(公元685年)四月,武則天借有人獻“圣母臨人,永昌帝業(yè)”和“寶石”,當即為自己加尊號為“圣母神皇”,并命各州都督、刺史及宗室外戚十天內(nèi)伴圣駕拜洛受圖,祭嵩山,大赦天下。
祭拜治水之后,在睿宗皇帝李旦和太子成器的伴隨下,武則天在中岳廟前恭敬地向岳神行參拜大禮。并晉封中岳嵩山為神岳,中岳神為天中王,拜太師使持節(jié)、神岳大都督為神都洛陽的守護神。
禮畢,武則天又要為中岳神找相伴女神,隨行宮監(jiān)應(yīng)答:“青崗峰上就有三位圣母,一位碧霞元君,一位紫霞元君,一位霄霞元君。”武則天一聽大喜,隨則封三位圣母為天中王的天靈妃、地靈妃、水靈妃。
此次拜洛水封神之后,“圣母臨人,永昌帝業(yè)”之說,很快傳遍天下,人們開始想當皇帝不只是男人的事,此乃天意。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九月,武則天正式登基,五年后,武則天倍感上蒼保佑,決定要在中岳行封禪大典。便傳旨嵩陽縣令,依照東岳泰山封壇之制,盡快在嵩山峻極峰上修筑封壇。
萬歲登封元年(公元696年)臘月,“大周國王”武則天祭封中岳的儀式正式開始,這在武則天是第七次拜謁嵩山。臘月十一日,天尚未明,武則天便穿龍袍,同文武官員、皇親國戚一起往峻極峰頂?shù)牡欠鈮坪剖幨幎鴣怼?/p>
紅日初升,眾人跪伏在登封壇下,只見大周國主武則天登上登封祭壇,面向蒼天,三跪九拜,焚香化表,誦讀牒文,祈求上蒼保佑大周繁榮昌盛,國泰民安,朝廷無虞和自己長生不老。
這天,武則天還在“登封壇”加封中岳,給嵩岳神晉了級,將“天中王”改封為“天中皇帝”,將靈妃、改封為“天中皇后”,隨后,在啟母石下,武則天再封夏啟為“齊圣皇帝”,封啟母神為“玉京太后”。
登封大典禮成,官司皆呼萬歲。武則天拿出自己專門為歌頌這次登封中岳大典禮成,官民皆呼萬歲。武則天拿出自己專門為歌頌這次登封中岳大典成功而作的“大周升中述志文”,讓太子旦代自己筆錄石上,讓樊文迅速刻石碑于峻極峰的祭壇。
封祭于太室峻極峰后不幾日,武則天又少室山萬羊崗設(shè)祭壇,禪祭地神,祈禱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萬民樂業(yè)。為記這一盛況,她特命梁王武三思撰文,在祭祀壇的東面立起一通《大周封祀壇碑》。
為紀念登封中岳這一盛大典禮,當年,武則天傳旨改嵩陽縣為登封縣,改陽城縣為告城,以示她“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其年號也改為“萬歲登封”。自此,登封縣的名稱為歷代沿用至今。
久視元年(公元700年)年近八旬的武則天“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在登山時對自己作了更多的反思與自責,以求天神寬恕,為此她持金簡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
武則天命寵信僧人胡超將此祈禱岳神的金簡投入嵩山峻極峰上登封壇西南一塊大石下。此金簡于1982年被一藥農(nóng)撿到交給國家,此金簡現(xiàn)收藏在河南博物院。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50178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