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古滎考中秀才者頗多,然而最負盛名的莫過于李濤。
李濤者,古滎八街人氏。他性情古怪,毛筆字卻頗有名氣。
先來說說他的性格。冬季穿貴重的皮大衣,飯館吃飯遇菜調(diào)到桌子上,不叫酒保擦,自己用皮衣一擦了之。人問他:“衣服這么貴重,用來擦桌多可惜!”他不假思索地說:“衣服是來伺候人的,不是人來伺候它。”
他是品嘗雞的行家。無論是燒雞也好,燉雞也好,只要吃上一口,便能準確說出這只是黑色的、紅色的、白色的或花色的。他的這種本領在古滎堪稱一絕。
紀公廟大地主李小齋家修碑樓,邀請李濤執(zhí)筆書寫,主人好話說盡,李濤仍然不肯握筆。主人無奈,只好從山東請來書法家書寫,李濤看后不滿地說:“這樣地字也好意思到外地寫!”李濤拿過筆來,一揮而就,眾人無不拍手叫好。
臘月二十八貼對聯(lián)正是千年流傳下來地習俗?衫顫龑懙膶β(lián)二十八不敢貼,為什么?據(jù)老人們講,開封人十分愛慕李濤寫的字,可又不易求得,他們便在二十八晚上把李濤寫的對聯(lián)揭走,貼到自家門上。據(jù)說清帝曾下過詔書要李濤寫字送皇宮。
遺憾的是李濤的字流傳至今的很少,八街一個小廟上又他寫的“龍飛鳳翥”四個大字,另一處是古滎已故名廚師趙三保珍藏的一副豎招牌“義和園”,書法流利,遒勁有力。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