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日報先后報道的“模范村支書”病逝 惠州干群代表含淚送別黃俊紅 人民網廣東博羅12月26日電 記者潘小平報道:人民網11月17日時政頻道《身患絕癥的生命贊歌——記廣東矮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俊紅》、人民日報11月25日第一版《一心為集體、傾力為村民——黃俊紅帶領群眾致富的故事》報道的廣東博羅縣公莊鎮(zhèn)矮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俊紅因肺癌醫(yī)治無效病逝,終年55歲。12月25日中午,惠州市、博羅縣干部群眾代表在博羅縣殯儀館含淚送別了“模范村支書”黃俊紅。 12月24日晚10時40分,病危的黃俊紅被鄉(xiāng)親們從廣州接回村里,當晚11時50分許,黃俊紅在家中永遠閉上了眼睛。那一夜,村里30多位村民自發(fā)來到黃俊紅家,為黃俊紅守靈至天亮,黃俊紅的家成了悲痛的海洋。村民小組長黃友珠放聲痛哭,再過一個來月,從他家門口經過的村道就要開通了,而為修這條路嘔心瀝血的黃書記卻永遠地離開了。12月25日中午,黃俊紅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博羅縣殯儀館舉行。受惠州市委委托,惠州市委組織部、市委基層辦有關負責人和博羅縣領導及有關部門代表120多名干部群眾前來為他送行,矮崗村近百群眾也從80公里外的村里趕來送別黃俊紅。為了等待矮崗村的鄉(xiāng)親們,遺體告別儀式延遲了一個多小時才開始。 黃俊紅一心為集體、傾力為村民的事跡感動了社會各界群眾,在惠州市基層黨員干部中產生強烈反響。11月29日,惠州市委授予黃俊紅“模范村支書”稱號,并向全市發(fā)出向黃俊紅同志學習的決定。近一個月來,惠州市各縣區(qū)分別組織鄉(xiāng)鎮(zhèn)(辦事處)、村(居委會)干部學習黃俊紅先進事跡,時刻把人民群眾利益放在心上,竭盡所能帶領群眾致富。在各地舉行的座談會上,基層黨員干部們認為,黃俊紅的感人事跡,是農村基層工作的一部活教材。黃俊紅在任職的短短幾年中,把一個貧困落后村變成先進文明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yè)績。大家紛紛表示,要學習黃俊紅為黨和人民的利益鞠躬盡瘁的高尚品格,實實在在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惠陽區(qū)良井鎮(zhèn)黃洞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葉景秀說,黃俊紅的事跡感人肺腑,他將矮崗村從貧困變富裕,從落后變先進,是以富裕百姓為己任的結果。作為群眾選出的村干部,我們一定要牢記“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黃俊紅身患癌癥的消息,激發(fā)了博羅縣“學先進獻愛心”活動的開展,廣大干部群眾紛紛為黃俊紅治病捐款(詳見人民日報11月27日第四版報道),惠州市、博羅縣主要領導多次前往慰問。在黃俊紅遺體告別儀式上,博羅縣委書記鄧慶忠對黃俊紅高度評價:“黃俊紅同志忘我工作,為群眾辦實事,不愧為村干部的楷模! 一心為集體 傾力為村民 ——黃俊紅帶領群眾致富的故事 廣東東江河畔傳頌著一曲英雄的贊歌。黃俊紅,這位身患癌癥的博羅縣公莊鎮(zhèn)矮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一心為集體,傾力為村民,帶病奮戰(zhàn),成為廣大干部群眾交口稱贊的好干部。他樸實地對前來采訪的記者說:“我只是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多做對村民有利的事! 身患重癥,心掛村務 今年1月,黃俊紅被縣醫(yī)院初診為肺癌。4月份去廣州,醫(yī)院確診結果為中后期肺癌,癌細胞已擴散到腦部。住醫(yī)院期間,他放心不下手頭工作,隔三岔五從醫(yī)院打電話給村干部,再三叮囑處理好村務,化療一結束就跑回村里。 8月份,是矮崗村今秋抗旱最緊張的時候。一天早上,天剛蒙蒙亮,陸續(xù)上工的村民們看到灌田渠邊一個人支著拐杖,走走停停地清理渠道。大家仔細一看,都呆住了,那不是正在廣州醫(yī)院化療的支部書記黃俊紅嗎?大伙見他面色蠟黃,雙手顫抖。而他卻對趕來勸他的村支部副書記黃月清說:“你們沒偷懶,我很放心。我?guī)筒涣舜蠡铮睦飸M愧呀!贝迕駛儾⒉恢,黃俊紅是從廣州醫(yī)院“偷跑”回來察看旱情的。 “水是鄉(xiāng)親們的命根子。”黃俊紅常常說。矮崗村水利條件差,一到干旱季節(jié),村民們要按時段輪流挖渠、引水,老人、小孩要日夜守水,生怕僅有的一點點水流失。從1999年當選村委會主任以來,黃俊紅為了解決村里130多戶人、300畝稻田的用水問題,一趟趟地跑鎮(zhèn)上和水利主管部門,終于解決了全村引水灌田難題。今年雖遭罕見旱災,但矮崗村300畝晚稻田沒有失收。 上任5年,村民收入翻一番 今年55歲的黃俊紅,是全村公認的致富好帶頭人。他承包荒地種植荔枝、耕作水田,夫妻每年收入近5萬元。1999年矮崗村委會改選,盡管他不是候選人,還是高票當選為村委會主任,2002年又兼任了村黨支部書記。 當時,矮崗村是全縣的貧困村之一。最重要的原因是路不通,村里的農產品運不出去。黃俊紅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修路。在上級部門、鄉(xiāng)親們的大力支持下,他先后籌集了77萬元,將水泥路從公莊鎮(zhèn)桔子墟修到村民家門口。這條3公里長的水泥路是當時公莊鎮(zhèn)第一條水泥鋪設的村道。 他還帶領村干部引進外地企業(yè)落戶,為集體經濟、村民增收和鄉(xiāng)村發(fā)展夯實基礎。“要不是身體有病,我還想為村民們再多做一些實在的事情!秉S俊紅不無遺憾地說。今年,黃俊紅病重期間還籌措了25萬元給6個村小組鋪設水泥路。 如今,村里不但通上了水泥路,還蓋了村委會新辦公樓,矮崗村已舊貌換新顏。矮崗村先后在鎮(zhèn)、縣、市被評為文明村、先進村委和先進黨支部。黃俊紅多次被縣、鎮(zhèn)評為優(yōu)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黃俊紅上任5年,村民們的人均收入從1000多元增長到3600多元。”公莊鎮(zhèn)委副書記曾惠文告訴記者。 集體收入增加了,他家收入減少了 記者走進矮崗村村民黃道梁的家,他的妻子正在廚房做飯。聽說采訪黃俊紅的事跡,她立刻扔下手里的活,向我們夸贊他們的好書記。樸實的村民們說得最多的一句就是:“黃支書是個好人,有困難找他沒說的! 2002年,村里引進了第一家民營企業(yè),修筑廠區(qū)道路須砍掉黃俊紅和部分村民的果樹。黃俊紅二話不說,帶頭砍掉了十幾棵10多年果齡的荔枝樹,損失補償一分錢也不要,為村民起了示范作用。曾惠文掰著指頭給我們算起了黃俊紅的收入賬:“他這幾年一心為村集體和村民的事奔忙,自家的農活留給了80多歲的老父親和瘦弱的妻子,村民的收入翻了近兩番,而他家今年的荔枝沒賺一分錢,因勞力不足,耕種的田地也由原來的5畝多減至3畝,他家收入越來越少! 黃俊紅心里頭裝著群眾,群眾沒有忘記他。黃俊紅住醫(yī)院后,村民們聞訊后自發(fā)組織起來,一撥撥到醫(yī)院探望他,自發(fā)地幫他家分擔農活,為他治病捐贈了1萬多元。公莊鎮(zhèn)160多名干部職工和有關部門聞訊也籌集了6萬多元醫(yī)療費給他。博羅縣委書記鄧慶忠?guī)ьI縣有關領導專程慰問他,表示要盡最大能力幫助他治病。11月16日,中共博羅縣委作出決定,號召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向他學習。 (人民網記者 潘小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