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欒川境內(nèi),已是暮色蒼茫時分,公路一側(cè)是綿延的伏牛山,一側(cè)是深谷。山勢巍峨,水深流急,月光如注,我們無心沉醉于這幽靜的夜色之中,沿路標離開311國道直向目的地重渡溝撲將過去。
遠遠地看見燈光,車行至山根,豁然見一片開闊地,巨幅招牌上大寫著“重渡溝風(fēng)景區(qū)”,這就是朋友推薦的今秋好去處了。依山建有停車場和一片家庭旅館,其中竹源居120號引人注目,尤其二樓陽臺有半個羽毛球場大,幾個人正坐其中神神仙仙地品茶。朋友講,就住這兒了,也正巧只剩一個3人間。旅館里整潔有序,電視機可收有線信號,水沖式廁所,太陽能洗澡,每床20元,條件之好,大大出乎我的預(yù)料。
我們在一樓吃飯,要了酸漿點的土豆腐、野萵苣、辣子土雞、山蘑菇,味道鮮美,令人贊不絕口。店里的老板坐在旁邊看我們狼吞虎咽,吐一口煙說,濮陽的?我們一驚,才認真看他,不像山里人,一聊竟是中原油田退休干部,姓賈,祖籍在此,葉落歸根,這店就是建在他家宅基地上。他鄉(xiāng)遇老鄉(xiāng),免不了親熱一番,我們不由感嘆,老賈外出闖蕩時重渡溝可稱為“窮渡溝”,有樹只為砍,越砍越少,而退休了,重渡溝又名聲大振了,有樹只為看,越看越富,我們怎么就沒有這樣的老家呢?又說老賈,你老人家好,山區(qū)空氣好,健康長壽,退休了還能發(fā)財,孩子也托你的福。老賈說,孩子也跟過來一個,全憑她了。話音未落,操作間閃出了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大姑娘,笑容燦爛,洋溢著青春氣息,一看便知道是油田的子弟。她張口便說,進門一說話就知道你們是從家里來的,我又炒了一盤野蜂蛹給你們吃。蜂蛹大補,求之不易,有山農(nóng)去年曾為此喪命。舉筷品嘗,其味果然美妙。廚師收秋,桌上菜竟是丫頭烹制而成,品其手藝可知其勤快。問其大名,原采油五廠賈紅是也,不由肅然起敬。賈紅生在濮陽,見了我們分外親近,送水倒茶,熱情備至,次日更是陪我們游山逛水。
進景區(qū),溪流潺潺,山門處有一棵巨大的菩提樹,1400年樹齡,可謂鎮(zhèn)山之寶。這樹原生印度,不知為何飛身來此。上山路上,兩旁盡是密密的竹林,鳥語如歌。逆金雞河而上,從山上到山頂,金雞河形成30多處瀑布。賈紅介紹,此河無論旱澇,長年豐水,水勢均勻。頭一道飛虹瀑,氣勢萬千;第二道泄憤瀑,果然鋪天蓋地,一泄了之;第三道羅漢瀑,眾羅漢扎下架子,一瀑一道風(fēng)光。再看賈紅,如這山中一竹、一紅葉。情景交融,我們不由地憐惜這姑娘,遠離城市,定居深山,她不說出口我們亦能看得出她的依依惜別之情。
我們答應(yīng)她,回去后送一個禮物解其思鄉(xiāng)之苦。我們沒告訴她是什么,而是告訴讀者,那就是朋友們?nèi)璐ㄇ杏浿囟蓽,重渡深處有濮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