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鑄造的“乳釘紋方鼎”取代了原有的鍛造方鼎,于15日凌晨落戶鄭州市三角公園,作為商城鄭州的標志性雕塑,新的商鼎和近期整修一新的“商文化人像柱”將成為3600年商都遺址一道新的文化景觀。
晚11時30分,新鼎安裝工作正式開始。起重25噸的大吊車分別將新鼎的鼎足、鼎腹、鼎耳從貨車吊到公園的草地上。然后將三部分逐一安置到基座上。直到今晨2時安裝工作仍在繼續(xù)。據(jù)鄭州雕塑壁畫院副院長虞曉明介紹,1984年,原有仿制的“乳釘紋方鼎”落戶三角公園,因鍛造仿制品外表僅包裹一層銅皮,內芯為鋼板,21年后的今天已銹跡斑斑。新鼎采用鑄造工藝,里外全銅,總高5米,長、寬各3.5米,凈重8噸多,按原物5倍放大,紋飾、形制均與原物一致。據(jù)了解,新的“乳釘紋方鼎”于今年3月份委托洛陽銅加工廠鑄造,耗時50天鑄造成功。
“釘紋方鼎”是商代中期青銅器中的重器之一,1974年9月出土于鄭州商城西城墻外張寨南街杜嶺土崗。(文:劉永生)(資料圖片:商城遺址公園“商文化柱”大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