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昨日從河南博物院獲悉,由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和臺北歷史博物館聯(lián)合籌辦的大型文物珍品特展《古中原王朝秘寶展》于12月4日在臺北歷史博物館隆重開幕。據(jù)了解,兩岸文博單位收藏的河南出土古代王朝文物珍品在寶島臺灣攜手與觀眾見面,這在兩岸文化交流史上尚屬首次。 本次特展展出了上至新石器龍山文化時期下至金元時期的金、玉、銅、陶、瓷及木漆器等各類質(zhì)地的文物珍品160件(組),其中河南博物院參展藏品79件(組),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參展藏品41件(組),臺北歷史博物館參展藏品40件(組)。 本次特展的籌辦源自河南博物院與臺北歷史博物館特殊的親情關(guān)系。由于歷史的原因,河南博物院原收藏的河南安陽殷墟、新鄭鄭公大墓、輝縣琉璃閣甲乙墓等地出土文物精品的大約三分之一于1949年被運往臺灣,后收藏在臺北歷史博物館,原本同一個墓葬出土、同一個館收藏的文物精品從此分藏于兩岸的兩個大型博物館。但近年來,河南博物院與臺北歷史博物館雙方合作編撰的《新鄭鄭公大墓》和《輝縣甲乙墓》兩部圖書分別在兩岸同時出版,分散兩地的文物珍寶陸續(xù)在書中“團圓”,河南博物院近日又聯(lián)合省文物研究所一起與臺北歷史博物館共同積極籌備赴臺文物特展并將特展定名為《古中原王朝秘寶展》。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等領(lǐng)導(dǎo)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歷經(jīng)一年半細致工作終于籌備就緒,實現(xiàn)了兩岸文化交流方式的一次新跨越。 在12月4日臺北歷史博物館為《古中原王朝秘寶展》組織的開幕式上,河南博物院副院長田凱說,由于歷史的原因,臺北歷史博物館和河南博物院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在新的歷史時期雙方共同上演了非常精彩的故事,今后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還將演繹更加精彩的續(xù)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