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隨著節(jié)假日增多,尤其是五一、國慶、春節(jié)等幾個大節(jié)日,都有相當長的假期,這給外出旅游攝影創(chuàng)作帶來好機會。但在旅游攝影中要拍出好的作品來卻不容易,原因是人多時間短(若跟隨旅游團時間更短),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不容多費時費神的“守株待兔”等待良機獵取動人一幕的鏡頭。但如何利用這暫短的時間、平凡無緒的景物中拍出較理想的片子,事先要有個初步構(gòu)思和設(shè)想。 一是利用多次曝光方法,拍出漫天霧蒙蒙色彩的片子。這霧蒙蒙的片子是在浙江烏鎮(zhèn)拍的,地方是在一條河的南岸,河岸南是一條石板路,在它的南側(cè)是一排竹籬笆,籬笆上每隔五六米左右掛一只大紅燈籠,看上去是一個極為平常的景點。如果隨便拍一張沒有什么道理,人來人往,拍出來也是一張廢片子。但竹籬笆有點特色,需要給它加點外包裝,拍好了也能給人有一種潛在美的感覺。于是筆者先將三腳架固定好,構(gòu)好圖,然后采用多次曝光方法拍攝。 曝光時,第一步先將焦點調(diào)虛,并降低1級曝光量,乘無人之際連續(xù)曝光2次。第二步是進行第三次曝光。這次曝光,要將景物(焦距)調(diào)到最清晰度,但不要馬上隨便曝光,要選擇走在你鏡頭中的人物形象要美。如果你覺得走在你鏡頭前的人物很美,那么你就進行第三次迅速打開快門,完成最后一次曝光。這樣,帶霧氣蒙蒙的片子就出來了,筆者的這個片子,是快臨走時拍攝的,由于時間緊,存在人物形象不美的缺點。 另外采用多次曝光時,根據(jù)當時天氣條件必須每重復曝光一次降低半檔到一檔曝光量,否則會出現(xiàn)過曝而失誤。 第二種方法,利用破襪子拍出有味道的作品來。5月3日,蘇州同里古鎮(zhèn)游人如織,雜亂無章,尤其在三橋處游客更多,筆者走來走去難以下手。大約筆者在這里守候了一支煙功夫時,來了20多位從北京來的游客,其中一個中年婦女帶著一位小男孩,從包里取出紙筆、顏料叫孩子對著一座橋畫起來,那婦女坐在一旁指導。 我一看很有意思,馬上對準這一大一小取景構(gòu)圖。但鏡頭中一看,周圍的環(huán)境太亂,于是我立刻取出事先準備好的一只白色舊卡絲襪,用煙頭在襪中間燙一個約有一元硬幣大小的洞,然后將其套在鏡頭前,重新對準人物測光、構(gòu)圖。這樣拍出來的照片周圍霧蒙蒙的,既切除了周圍雜亂多余的景物,又突出了人物主體,顯得較與一般取景有不同的格局與創(chuàng)意。 第三種方法利用多次曝光,拍出具有水鄉(xiāng)特色的片子。 5月1日,浙江千年古鎮(zhèn)游客如云,河里的小船與沿河的古宅構(gòu)成一幅美麗的畫卷。雖然景致具有詩情畫意,但天不幫忙,陰沉沉的,拍出來的片子肯定是灰的。筆者經(jīng)再三思索,索性采用多次曝光,使其更加水氣騰騰,霧蒙蒙一片,讓來來往往的游船隱隱約約縹緲在云霧之中。 拍攝方式與前一種略有不同,首先將三腳架固定好,選好景,構(gòu)好圖,連續(xù)曝光4次,先虛后實,再虛再實。也就是說,先將焦點調(diào)虛曝光1次,再將焦點再曝1次,這樣往返4次即可,這樣拍出來的照片就同上面的一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