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投身旅游英雄無畏,為了生計吃苦受累,鞍前馬后終日疲憊,為了游客幾乎陪睡,點頭哈腰就差下跪,客戶一叫立馬到位,一年到頭不離崗位,拋家舍子愧對長輩,身在其中方知其味。”這是在旅游業(yè)中流行的一個順口溜,非常形象地說明了導游這一職業(yè)的艱辛。 說起旅游,許多人談“票”興嘆,尤其是那些酷愛旅游的驢友,更是對中高額的門票價格感到無奈。由此,很多人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導游證的好處以及做導游的快樂。如果有了導游證就可以省去不少的門票錢,如果做了一名導游,就可以不出任何費用到處旅游了。但是,導游的工作遠非人們所想象的那么輕松自在、收入不菲。
近日,在我省召開的中部旅游規(guī)劃工作會議上,省旅游局導游服務管理中心的王九位主任談到,近年來,隨著旅游業(yè)快速發(fā)展,我省導游隊伍也在日益壯大,截至目前,我省已有導游人數近兩萬,其中60%左右為社會導游。但是,這支龐大的導游隊伍,不管是專職導游還是兼職導游,都存在著工作不穩(wěn)定、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等問題。他們到底有怎樣的生活呢?
專兼職導游生存都不易
“對于導游這個職業(yè),大多數人并不是很了解,人們普遍認為導游就是領著人到處游山玩水,還可以賺取一定收入的人。普通游客并不清楚專職導游和兼職導游(也稱社會導游)的區(qū)別!痹谑в畏⻊罩行,王九位告訴記者,按照規(guī)定,專職導游是指與旅行社簽約的、專門為該旅行社從事導游帶團工作、以帶團為職業(yè)的導游。而兼職導游則分兩類:一類是有固定職業(yè)、偶爾幫助旅行社從事帶團活動的導游,另一類是以導游為職業(yè),但不和旅行社簽約,有旅行社找就幫旅行社帶團的導游,且為多家旅行社服務。
兼職導游與專職導游有著實質性的差異。就社會導游而言,與專職導游相比,他們工作時間比較自由,但需要聯系大量的旅行社,并且和管理人員搞好關系,否則很難領到團,領不到團的話就“吃不飽飯”,且大多沒有基本工資,沒有其他基本保障,所以說其工作具有很大的“不穩(wěn)定性”,生活沒有保障。
“現在鄭州市專職導游的基本工資大部分都比鄭州市的最低工資標準還要低,一般在300~400元!睋踔魅谓榻B,目前我省導游隊伍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生存問題。
“基本上很多旅行社都沒有為導游買三金,很多人都是自己在交三金!痹卩嵵菔心陈眯猩纾瑢в涡↑S告訴記者,現在是旅游旺季,他們基本上都沒有在家待的時間,帶團的時間都排得滿滿的,但在淡季沒團帶的時候,就要按照公司的規(guī)定來上班,每個月的基本工資也就400元,如果遲到請假,還要扣錢。帶團出去的話還有一點補助,如果沒團就只能吃老本了。
換言之,導游實際上是一個靠游客團隊吃飯的職業(yè)群體。由于黃金周等旅游旺季游客較為集中,帶團時間短、流量大,一般的旅行社專職導游基本上處于應接不暇的狀態(tài)。而到了旅游淡季,很多導游基本上毫無收入。
兼職導游,旅行社不可缺少的“配角”
眾所周知,旅游業(yè)受氣候資源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不可避免地存在淡旺季之分,而且淡旺季還表現得非常明顯。
“忙的時候我們可以借人來用,但在淡季,我總不能白養(yǎng)那么多人在屋子里面坐著呀!编嵵蔌P凰旅行社的何經理告訴記者,旅游旺季,導游員可滿負荷地工作。在旅游淡季,導游員則處于“半失業(yè)”狀態(tài),很多旅行社不可能因為淡季的帶團需要而“養(yǎng)”很多專職導游,這就導致了兼職導游的大量存在。
做兼職導游真的很難
導游工作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學習和思考,對于時間不太充裕的人來說,很難適應這個行業(yè)。導游如果經常因為上班或者上學而不能出團的話,以后再想從旅行社領團帶就很難了。而且旺季時,導游工作十分繁忙,需要連續(xù)奔波在路上,而旅行社一旦確認出團導游人選,并且得到該導游口頭承諾后,一般就不會輕易更換。這個時候,要是兼職導游還在上學或者還有另一份工作,基本上是不可能兩頭兼顧的。
由此看來,真正意義上的兼職導游并不存在。所謂的兼職導游,只不過是不坐班,沒有基本工資,自己買保險,自己到處找團帶而已。當然,真正“兼職”的也有,不過,那基本上是一些臨時的打工者,帶不帶團,能帶到多少團,對于他們來說并不重要,他們主要的目的就是玩,就是“體驗”。
靠“回扣”生存,助長行業(yè)不正之風
不管兼職導游還是專職導游,都面臨著生存的困境。而兼職導游尤其突出。由于沒有固定工作單位,沒有固定的工資報酬,沒有任何社會保障,“回扣”就是他們唯一的保命錢。
“兼職導游掙的絕對是‘血汗錢’,收入主要靠帶旅游團去當地固定的飯店吃飯,去商店購物,提成一般是10%~30%。而且旅行社不會給導游買保險,以前也有導游在帶團時發(fā)生意外的,但只能自認倒霉。”娟娟(化名)告訴記者,最開始自己也是專職在一家旅行社做導游,可沒過多久她就發(fā)現,固定工資少得可憐,每個月四五百元,還要受旅行社各種規(guī)章制度的約束。于是從2004年開始,她成了一名兼職導游,主要接待一些外地來河南旅游的團,平均月收入有三四千元。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許多導游都有同樣的經歷,原來是旅行社的員工,后來旅行社不再養(yǎng)導游了,他們就成了兼職導游。為了生存,只能“引誘”游客購物,收取“回扣”。但隨著對游客“引誘”力度的不斷“深入”,自己的收入也越來越高,也就慢慢忽視了帶團質量,把全部心思用在如何讓游客購物上。
現在導游到底算什么人呢?為旅行社工作,但不是旅行社的員工;為游客服務,但得不到合理的報酬;收取購物點的回扣,卻不合法……這就是當下大多數中國導游面臨的尷尬處境。不過,這種狀況很快就要結束了。
我省萬名導游有了“家”
“成立河南省導游服務管理中心,給全省萬名導游一個真正的‘家’!焙幽鲜÷糜尉中袠I(yè)管理處處長張毅兵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針對旅行社淡季大量導游閑置,旺季導游又不夠用,也養(yǎng)活不了這么多專職導游的狀況,政府部門一直在尋求解決辦法,包括建立合理的導游薪酬制度等。這些都是解決導游行業(yè)存在問題的一個很好嘗試。
據介紹,7月2日,被批準成立的河南省社會導游管理服務中心隸屬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其工作職能是負責導游人員的注冊登記,代辦導游IC卡,組織社會導游人員年審考核、年審網絡培訓和日常業(yè)務培訓,建立對社會導游人員服務質量的考核監(jiān)督辦法和獎懲制度,為社會導游人員辦理有關聘用手續(xù),代辦有關保險及統(tǒng)籌,維護社會導游人員的合法權益,為旅行社提供導游服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