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有象”——漢唐樂舞展開展,持續(xù)至8月31日
http://www.b6man.com 2021/3/9 10:46:24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點擊:次
3月8日上午,“太平有象”——漢唐樂舞展在國家二級博物館——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開展。展覽迎來的首批觀眾中,就有憑借舞蹈《唐宮夜宴》在牛年春節(jié)大放異彩的鄭州歌舞劇院主創(chuàng)、舞蹈演員等“唐宮小姐姐”一行。同時,鄭州市金水區(qū)人大常委會文化傳媒行業(yè)人大代表聯(lián)絡站邀請的部分金水區(qū)人大代表也參觀了展覽。
“唐朝是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 開放的政策以及大氣寬廣的胸懷, 給外域各民族的樂工舞伎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臺, 樂舞藝術極為興盛,是樂舞藝術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館長何飛介紹,唐代樂舞是唐朝對外文化交流的先行者, 正是由于樂舞藝術的頻繁交流, 才推動促進了其他文化的融合, 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而在中華文化不斷地對外傳播的同時,波斯的嗩吶、豎箜篌與曲項琵琶,古希臘的典型樂器阿夫洛斯管,傳自于印度的鳳首箜篌,都相繼傳入中國的西域并再傳至中原。
“快看,這個動作真是惟妙惟肖,感覺她的袖子都要飛起來了!”“你認識這件彩繪俑吹的是什么樂器嗎?”“你看,這些樂舞傭的動作多么豐富,我們在編舞時要注意配合肢體語言。”……在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展廳,一件件精美的漢唐樂舞陶器吸引了鄭州歌舞劇院演職人員的目光。
記者了解到,此次“太平有象”——漢唐樂舞展共展出漢唐時期的樂舞陶器100余件(套),漢代褐釉舞俑、漢代褐釉樂俑、北朝灰陶彩繪馬上樂俑、隋唐黃釉舞俑、唐三彩胡騰舞扁壺、唐三彩參軍戲俑等精美陶瓷器,造型栩栩如生、神情活靈活現(xiàn),千年前的漢唐樂舞盛世由此可見一斑。其中,唐代參軍戲俑、唐代彩繪胡人伎樂俑群、唐代坐姿伎樂俑群等都是難得一見的文物精品,無不反映出當時文化的交流與發(fā)展。
“以前我只是在文字資料中看到有胡旋舞、胡騰舞,但還不了解它們之間的區(qū)別,沒想到從這些文物中看到了這些不同的舞蹈動作!”看到琳瑯滿目的樂舞文物,《唐宮夜宴》編導陳琳不停地拍照記錄,她興奮地告訴記者,大象陶瓷博物館的藏品豐富、造型獨特,無論在外形、動作還是文化內涵上,都給自己帶來很多不一樣的感受。
“你看,這些樂舞傭的臉部表情多么豐富,表現(xiàn)出漢唐舞者的嬌憨可愛……回去以后我會好好消化這次參觀的收獲,爭取創(chuàng)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來。”鄭州歌舞劇院首席舞者易星艷說,“以后會常來大象陶瓷博物館看看,這里的‘寶貝’太多了!”
為了讓更多觀眾了解中外音樂文化交流,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還特別邀請河南師范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副教授、藝術史博士李淼舉辦《尋唐——陶俑中的唐代樂舞》講座,她將從大象陶瓷博物館珍藏的四套唐代伎樂俑入手,以圖索驥、按俑尋唐, 和聽眾一起共同探尋唐代樂舞藝術的真實面貌。
“古人云‘太平有象,海晏河清’。國有象則天下太平,家有象則吉祥平安。我們大象陶瓷博物館就是來自中原的‘象’。”何飛表示,希望“太平有象”漢唐樂舞展,能在“十四五”開局之年,為社會各界帶來新的氣象和收獲。
據介紹,此次“太平有象”——漢唐樂舞展將展出至8月31日,免費對社會各界觀眾開放。

“唐朝是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 開放的政策以及大氣寬廣的胸懷, 給外域各民族的樂工舞伎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臺, 樂舞藝術極為興盛,是樂舞藝術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館長何飛介紹,唐代樂舞是唐朝對外文化交流的先行者, 正是由于樂舞藝術的頻繁交流, 才推動促進了其他文化的融合, 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而在中華文化不斷地對外傳播的同時,波斯的嗩吶、豎箜篌與曲項琵琶,古希臘的典型樂器阿夫洛斯管,傳自于印度的鳳首箜篌,都相繼傳入中國的西域并再傳至中原。

“快看,這個動作真是惟妙惟肖,感覺她的袖子都要飛起來了!”“你認識這件彩繪俑吹的是什么樂器嗎?”“你看,這些樂舞傭的動作多么豐富,我們在編舞時要注意配合肢體語言。”……在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展廳,一件件精美的漢唐樂舞陶器吸引了鄭州歌舞劇院演職人員的目光。

記者了解到,此次“太平有象”——漢唐樂舞展共展出漢唐時期的樂舞陶器100余件(套),漢代褐釉舞俑、漢代褐釉樂俑、北朝灰陶彩繪馬上樂俑、隋唐黃釉舞俑、唐三彩胡騰舞扁壺、唐三彩參軍戲俑等精美陶瓷器,造型栩栩如生、神情活靈活現(xiàn),千年前的漢唐樂舞盛世由此可見一斑。其中,唐代參軍戲俑、唐代彩繪胡人伎樂俑群、唐代坐姿伎樂俑群等都是難得一見的文物精品,無不反映出當時文化的交流與發(fā)展。
“以前我只是在文字資料中看到有胡旋舞、胡騰舞,但還不了解它們之間的區(qū)別,沒想到從這些文物中看到了這些不同的舞蹈動作!”看到琳瑯滿目的樂舞文物,《唐宮夜宴》編導陳琳不停地拍照記錄,她興奮地告訴記者,大象陶瓷博物館的藏品豐富、造型獨特,無論在外形、動作還是文化內涵上,都給自己帶來很多不一樣的感受。

“你看,這些樂舞傭的臉部表情多么豐富,表現(xiàn)出漢唐舞者的嬌憨可愛……回去以后我會好好消化這次參觀的收獲,爭取創(chuàng)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來。”鄭州歌舞劇院首席舞者易星艷說,“以后會常來大象陶瓷博物館看看,這里的‘寶貝’太多了!”
為了讓更多觀眾了解中外音樂文化交流,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還特別邀請河南師范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副教授、藝術史博士李淼舉辦《尋唐——陶俑中的唐代樂舞》講座,她將從大象陶瓷博物館珍藏的四套唐代伎樂俑入手,以圖索驥、按俑尋唐, 和聽眾一起共同探尋唐代樂舞藝術的真實面貌。
“古人云‘太平有象,海晏河清’。國有象則天下太平,家有象則吉祥平安。我們大象陶瓷博物館就是來自中原的‘象’。”何飛表示,希望“太平有象”漢唐樂舞展,能在“十四五”開局之年,為社會各界帶來新的氣象和收獲。
據介紹,此次“太平有象”——漢唐樂舞展將展出至8月31日,免費對社會各界觀眾開放。
作者: 通訊員:
(責任編輯:李辰琪)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
相關新聞
- 省平安建設第五考評組蒞臨省文化和旅游廳考核指導工作 2021/3/8 16:56:31
- 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向被巡察單位反饋巡察情況 2021/3/5 15:12:08
- 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上的二維碼 2021/3/5 15:06:03
- 全國人大代表李樹建:加強文旅融合 豫劇要當先鋒 2021/3/5 15:03:44
- 賞花游熱度上漲280% 河南三大花海不容錯過 2021/3/3 9:3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