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文物在。一場暴雨,讓大家看到了河南文博人的堅守中華瑰寶無恙的初心與信念。也看到了來自全國文博界守望相助,攜手共渡難關(guān)的大愛精神。
在得知河南不少文物遺跡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之后,湖北文博界立刻行動。據(jù)盤龍城遺址博物院的消息,盤龍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熊家冢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屈家?guī)X考古遺址公園、石家河考古遺址公園、銅綠山考古遺址公園、龍灣考古遺址公園以及蘇家壟考古遺址公園等七家單位迅速組織、緊急購買,捐贈消毒水、雨衣、雨靴、強光手電等災(zāi)后急需品馳援河南同仁。值得一提的是,每逢關(guān)鍵時刻,“熱干面”必定現(xiàn)身,這不,又要來河南為“胡辣湯”加油了。
“豫鄂同行,共擔風雨。”湖北文博界同行貼在物資上的這句話,無比溫暖。這批物資將于近日陸續(xù)抵達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二里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鄭州商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以及殷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等文博單位,助力抗洪救災(zāi)工作,緩解受災(zāi)單位的燃眉之急,攜手共度難關(guān)。
就在幾天前,“河南文物局局長哭了”登上熱搜,引發(fā)全網(wǎng)關(guān)注。“文物人骨子里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希望洪水對文物的傷害能小一點 再小一點。”“一件文物就是一段歷史,感謝所有文物人守護中華歷史。”“能想象得到文物局局長有多么痛苦,那么多珍貴的文物,在很多人心中這些文物已經(jīng)有了靈魂,是不可替代的珍寶......”無數(shù)網(wǎng)友的留言貼心又溫暖。
河南文物家底豐厚,作為文物大省、考古強省,河南現(xiàn)有不可移動文物數(shù)量居全國第二,有世界文化遺產(chǎn)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2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231處。早自新石器時期,乃至北宋,仰韶、大河村、二里頭、鄭州商城、安陽殷墟、鄭韓故城、漢魏洛陽城、隋唐洛陽城......眾多見證與推動了中華文明進程的偉大遺址,矗立于中原大地。暴雨之下,如何護它們周全?
但是無論多難,河南文博人都在拼盡全力與時間賽跑,與險情抗爭,風雨前未雨綢繆,風雨中舍命相守,只為撐起中華文明的保護傘,他們把文物遺跡看得比生命還重要。
風雨終將過去。中華瑰寶的優(yōu)秀文化基因也將賡續(xù)傳承下去。
- “人在,文物在”!河南文博人在暴雨中守護著“老寶貝兒” 2021/7/26 16:06:51
- 河南博物院:文物完好 人員安全 2021/7/26 15:51:39
- 堅決守護河南文物安全 2021/7/23 12:10:42
- 防汛進行時 | 河南加油!河南文物挺住! 2021/7/23 12:04:11
- 河南“考古百年”系列活動啟動 2021/7/16 16: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