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欧美亚洲国产最大,久久亚洲国产精品尤物,国产精品丝袜黑色高跟,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欧美,久久毛片网站,久久久久久精品精品免费免费,成熟熟女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日日碰狠狠躁久久躁综合网

首頁 > 省內游 > 洛陽旅游 > 白馬寺 > 景區介紹
白馬寺(AAAA)
    白馬寺,坐落于河南省洛陽市東十二公里處,北依邙山,南望洛水。始建于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后建造的第一座寺院。它對中國佛教的傳播和發展,對于中外文化交流,有著重要的意義,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被尊為“釋源”和“祖庭”。1961年被國務院定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后由官方營造的第一座寺院。它的營建與我國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緊密相連。相傳漢明帝劉莊夜寢南宮,夢金神頭放白光,飛繞殿庭。次日得知夢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帶)遇上了在該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騰、竺法蘭。蔡、秦等于是邀請佛僧到中國宣講佛法,并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跋山涉水,于永平十年(67)來到京城洛陽。漢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樣修建寺院。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遂將寺院取名“白馬寺”。
白馬寺外有二匹相對而立的石馬,是宋代雕鑿,而非漢代作品。

    白馬寺建寺以來,其間幾度興廢、幾度重修。到隋唐時期,由于佛教的興盛,白馬寺達到鼎盛時期,全國乃至世界各國大德高僧紛紛前來朝拜,這其中就有為中日友好作出過重大貢獻的唐代高僧鑒真和尚。武則天也多次親臨,呈現空前繁榮的景象。唐代著名詩人王昌齡寫有“月明見古寺,林外登高樓。南風開長廊,夏夜如涼秋。”贊譽寺境幽雅的著名詩句。唐末期在全國范圍的滅佛,使白馬寺受到重大打擊。宋太宗趙光義又下令重修白馬寺。元至順四年(1333年),由大書法家趙孟頫書刻《洛京白馬寺祖庭記》碑,現仍立于寺內,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我們今天看到的白馬寺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整修,大門匾額即為當時鑲嵌。如今白馬寺的面積大約有四萬平方米。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鑄造的一千余公斤的大鐘,仍懸于殿內。

    白馬寺為長方院落,坐北朝南,寺內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盧閣、齊云塔等。游覽白馬寺,不但可以瞻仰那些宏偉、莊嚴的殿閣和生動傳神的佛像,而且可以領略幾處包含有生動歷史故事的景物。

    騰蘭墓
    在古色古香的白馬寺山門內大院東西兩側茂密的柏樹叢中,各有一座墳冢,這就是有名的“二僧墓”。東邊墓前石碑上刻有“漢啟道圓通摩騰大師墓”,西邊墓前石碑上刻有“漢開教總持竺法大師墓”。這兩座墓冢的主人便是拜請來漢傳經授法的高僧──迦什摩騰和竺法蘭。石碑上的封號是宋徽宗趙佶追封的。在清涼臺上還有二位高僧的塑像。它們寄托著中國佛門弟子對二位高僧的敬慕之情。

    大佛殿
    大佛殿東南角有一口明代鑄鐵鐘,重二千五百公斤,上有銘文“鐘聲響徹梵王宮、下通地府震幽靈。……”“馬寺鐘聲”為洛陽八景之一,據說每當月白風清之夜、晨曦初露之時,和尚上殿念經,擊罄撞鐘伴誦,白馬寺鐘聲悠揚數十里,城內東大街鐘樓上的大鐘也自能與之共鳴,反之,城內鐘樓擊鐘,白馬寺鐘也自能共鳴。

    大雄寶殿
    大佛殿之后是供養著三世佛的大雄寶殿,兩廂分列十八羅漢。這些羅漢像呈坐勢,姿態不一,神情各異,系元代用夾苧干漆造像工藝塑成,十分珍貴。所謂夾苧干漆造像之法,大致是先用漆、麻、絲、綢在泥胎上層層裹裱,然后揭出泥胎,制成塑像,夾苧干漆造像,歷史悠久,盛于隋唐,宋后則漸漸失傳,存世造像極為罕見。大殿后是接引殿,再往后就是白馬寺內最后的佛殿毗盧閣。

    清涼臺
    清涼臺被稱為“空中庭院”,是白馬寺的勝景。清康熙年間,寺內住持和尚如誘曾作詩贊美道:“香臺寶閣碧玲瓏,花雨長年繞梵宮,石磴高懸人罕到,時聞清磬落空蒙。”這個長43米,寬33米,高6米,由青磚鑲砌的高臺,具有古代東方建筑的鮮明特色。毗盧閣重檐歇山,飛翼挑角,蔚為壯觀,配殿、僧房等附屬建筑,布局整齊,自成院落。院中古柏蒼蒼,金桂沉靜,環境清幽。相傳原為漢明帝劉莊幼時避暑和讀書的處所,后來改為天竺高僧下榻和譯經之處。 

    毗盧閣
    毗盧閣初建于唐朝,在清涼臺上,清涼臺由青磚砌成,高近七米,長約九米,寬約三米。毗盧閣內供釋迦牟尼的清凈法身毗盧佛,旁立文殊、普賢菩薩。閣后壁鑲有石碑,上刻《四十二章經》。該經簡明介紹佛教基本思想,一般認為是最早的漢譯佛經,由攝摩騰、竺法蘭翻譯。毗盧閣重檐歇山,飛翼挑角;閣東西配殿奉有摩騰、法蘭像。唐詩人王昌齡曾詠白馬寺:“明月見古寺,林外登高樓。南風開長廊,夏日涼如秋。”其實早在北魏時,白馬寺園林已盛名一時。白馬寺植有許多沙果、葡萄、石榴等,果實“甘殊味美,冠于京中”,當時皇帝也派人來采摘。但這些情景已然不再了,今天最吸引人處即是清涼臺。臺上毗盧閣與周圍建筑,自成格局,構成一小型庭院,院中一泓池水,蓮花朵朵,數株古柏,蓊蓊郁郁,清爽宜人;從臺下望去,整座庭院若在空中,清初釋如秀曾撰聯道:“臺灑法雨柏翻風果有清涼氣象,閣顯山光吞月混是毗盧法身。”

    齊云塔
    白馬寺山門東側,有一座玲瓏古雅、挺拔俊秀的佛塔,這就是有名的齊云塔。齊云塔是一座四方形密檐式磚塔,13層,高35米。它造型別致,在古塔中獨具特色,不可多得。齊云塔前身為白馬寺的釋迦如來舍利塔,現在的齊云塔為金大定十五年(1175)重建,為洛陽現存最早的古建筑。

景區重要信息
景區門票:50
開放時間:

夏季8:00—18:00

冬季8:30—18:00


    白馬寺景區電話:0379-63789053
景區投訴電話
洛陽市旅游投訴電話:0379—65282160
河南省旅游投訴電話:0371-65506775
國家旅游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景區最佳旅游時間

一年四季皆宜旅游.

周邊旅游景點
當地旅游美食
當地旅游購物
當地旅游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