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鐵路樞紐沒鄭州?那是誤傳
http://www.b6man.com 2008-9-11 8:39:41 來源:大河報 點擊:次
9月4日上午,北京,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會晤在鐵道部一樓會議室舉行。
上午11時20分,《加快河南鐵路建設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的內容幾經(jīng)修改,最終確定。
鐵道部部長劉志軍,河南省委副書記、代省長郭庚茂在協(xié)議上鄭重簽字,接著兩雙手緊緊握在一起。
他們身后,鐵道部副部長陸東福、盧春房,河南省副省長張大衛(wèi),鐵道部總調度長徐嘯明,河南省發(fā)改委主任張維寧,鄭州鐵路局局長張軍邦,鄭州市市長趙建才及鐵道部、河南省相關部門負責同志,見證了這個歷史時刻。
熱烈的掌聲響起,這意味著未來5到10年,一大批新建或擴能改造鐵路項目,將在河南省實施,一幅“五縱五橫”、“一樞紐”的宏偉藍圖在不久的將來變成現(xiàn)實!
消息傳出,人們無不為之振奮!為之鼓舞!
鐵路樞紐鄭州列第四
“鄭州落選全國六大鐵路樞紐!”近來,這樣一條消息成為河南省上上下下議論和關注的熱點。
難道鄭州不再是中國的鐵路樞紐?
針對這一疑問,9月4日會談伊始,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就開宗明義亮出自己的觀點:“作為京廣鐵路和隴海鐵路兩條大動脈的十字交點,鄭州在全國的重要樞紐地位是其所處地理位置決定的,其樞紐地位不可動搖,也毋庸置疑。”
劉志軍說:“近來一些媒體在炒作,說鐵道部確定的六大樞紐沒有鄭州,這是一種誤傳。”
劉志軍解釋說,媒體所指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成都、西安6個城市,事實上是國家最新選定的6個高速客車檢修基地的設立地點。北京、上海、廣州、武漢4城市的選定,主要原因是動車運行1000公里左右需進行檢修,以京廣鐵路為例,從北京到廣州是2200多公里,所以就確定兩地之間的中心點——武漢,作為動車組檢修基地。成都、西安2城市的選定,主要是因為動車開行后,大量的普通客車將從東部退出,向京廣線以西轉移,因此在西部選擇一南一北兩個城市作為承接這些設備的基地,以便調度和檢修。
“在國家確定重點建設的八個鐵路樞紐中,鄭州排在北京、廣州、上海之后,位列第四,其樞紐地位絕不會因為人為因素而改變。”劉志軍強調。
鄭州是鐵路人的“圣地”
為什么一條關于鐵路樞紐的消息會引起如此廣泛的關注?為什么鐵道部部長要親自釋疑?
“鄭州的繁榮,河南的發(fā)展,是火車拉出來的!鄭州是‘二七大罷工’的策源地,許多鐵路先賢們在這里留下了他們的鮮血和光榮足跡。鄭州的中心地標就是二七紀念塔,可以說鄭州是鐵路人的‘圣地’……全省上下懷著對鐵路的深厚感情,對鐵路的建設發(fā)展始終充滿深切的期待。”9月4日會談時,河南省副省長張大衛(wèi)道出了河南人對鐵路的一往情深,道出了河南人對鐵路、對樞紐的心聲和感受。
“只有河南人才知道鐵路對河南的發(fā)展有多么重要,如果失去鐵路樞紐的優(yōu)勢,河南就會在下一輪的發(fā)展中失去機遇。”在從北京回到鄭州的第二天,在石武鐵路客運專線征地拆遷動員大會上,張大衛(wèi)再次強調鐵路對河南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性。
中原鐵路藍圖令人憧憬
“按照規(guī)劃,到2020年,河南境內鐵路建設投資將達到3000億元,一個以‘五縱五橫’干線鐵路為主骨架,地方鐵路和支線鐵路為補充的鐵路運輸網(wǎng)絡將形成。”省發(fā)改委副主任裴志揚說。
據(jù)了解,根據(jù)北京《協(xié)議》確定的內容,目前,鄭西鐵路客運專線、鄭新黃河大橋、鄭州集裝箱物流中心、鄭州車站西出口、洛張電化等一批已開工的鐵路建設項目將加快推進速度。
石武鐵路客運專線、鄭徐鐵路客運專線、鄭州新客站、新菏兗日電化、京九電化、運城—三門峽、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等一大批新建或擴能改造鐵路項目也將于今明兩年內付諸實施。
以京廣、隴海為主軸,覆蓋中原城市群地區(qū)主要城市的1小時城際軌道交通網(wǎng),以及鄭州—重慶段高標準鐵路將于“十二五”期間開工建設。
5到10年后,這些項目將相繼建成投入使用,我省鐵路營業(yè)里程將由目前的3944公里增加到6800多公里。“到那時,新的快速客運網(wǎng)和大能力貨運通道將形成,鄭州作為全國鐵路樞紐和‘心臟’地位將更加鞏固!”裴志揚對此滿懷信心。
想象一下10年后的鐵路路網(wǎng)畫卷吧——廣袤的中原大地上,一張銀色巨龍織就的大網(wǎng)將河流山川覆蓋。離近些,清晰的脈絡顯現(xiàn):5條經(jīng)線,5條緯線。經(jīng)線是京廣、焦柳、京九、運城—三門峽—襄樊、鄭州—重慶;緯線是隴海、侯—月—新—菏、西安—合肥、洛陽—漯河—合肥—南京、山西中南部煤運通道。
在大網(wǎng)的中心,“鄭州”兩個字十分搶眼,4條鋼鐵巨龍在這里交會成一個“雙十字”:一條是新建的京廣、隴海高速鐵路客運專線,一條是原有的京廣、隴海鐵路貨運專線。
幾列動車從鄭州啟程了。車上乘客計算了一下,鄭州到石家莊和徐州只用了1個半小時,到西安和武漢只用了兩個小時,到北京用了兩個半小時,到上海用了3小時,到廣州只用了5小時,朝發(fā)夕回成為現(xiàn)實。
將鏡頭拉近,再拉近。鄭東新區(qū)里,一座雄偉亮麗的建筑物引起人們的注意,這是已建成投入使用的鄭州新火車站。15萬平方米的候車大廳內,32個站臺上,旅客們來去匆匆。
鏡頭轉向鄭州二七紀念塔附近,經(jīng)過升級改造的鄭州站映入眼簾,來自全國各地的貨運列車正在這里集散,來自全國各地的產(chǎn)品在此中轉。
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東部產(chǎn)業(yè)轉移和西部資源輸出大通道”目標在河南這塊古老而又生機勃發(fā)的土地上變?yōu)楝F(xiàn)實!
收回想象的翅膀,我們重新返回到2008年10月的中原大地,石家莊—武漢鐵路客運專線建設工地上,馬達轟鳴,車輪滾滾,各種工程車輛穿梭不斷,如火如荼的建設場景令人熱血沸騰。中原大地新一輪鐵路建設華彩樂章正在這里奏響!
作者:河南日報記者楊凌 本報記者李敬欣 通訊員:
(責任編輯:永冰)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