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樂表演。
搬進省博的考古現(xiàn)場。
舞陽賈湖骨笛。
河南博物院主展館2月23日開始閉館提升改造工程,迄今已重門緊鎖8個多月。主展館何時開放?與以往相比有哪些改變和新看點?記者從昨日河南博物院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目前主展館改造工程已完工,今日起試開放。昨日,記者走進修葺一新的主展館,為讀者揭開其神秘面紗。
文物大增震撼眼球
提升改造后的河南博物院主展館基本陳列分為:《中原古代文明之光》主體陳列(共包括8個展廳)和《河南古代玉器館》《中原楚系青銅藝術(shù)館》《明清珍寶館》等3個專題陳列,展示的文物從不足3000件增加到近5000多件。
記者發(fā)現(xiàn),新展出的文物明顯比以前密集,賈湖骨笛、杜嶺方鼎、蓮鶴方壺、云紋銅禁、四神云氣圖、玉柄鐵劍等“十大鎮(zhèn)院之寶”悉數(shù)亮相。據(jù)介紹,400余件近10年來新發(fā)掘出土的文物也首次展出,絕大部分是第一次與世人見面,其中不乏被評為全國年度十大考古發(fā)現(xiàn)的文物。
新的布展方式也更為緊湊,不少文物重新排列組合,最醒目的是春秋、戰(zhàn)國展廳中央,同一時期出土的24件青銅器一字排開,列隊受閱,給人以震撼的展覽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許多重點文物旁邊還增設(shè)了電子顯示屏,觀眾可以自主地查閱該文物的詳細資料,探索展品背后的秘密。
特色裝修增添神秘
記者最先走進的是《中原古代文明之光》第一展廳,發(fā)現(xiàn)這里與以往有明顯的變化:從門口至內(nèi)廳的通道兩側(cè)的墻呈現(xiàn)出考古地層的模樣,從最下層的遠古時代一直疊加到頂層的明清時期,“土壤”顏色深淺不均,每層都鑲嵌著相應(yīng)朝代的標志性文物,清晰的層次脈絡(luò)令觀眾更容易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
以前的8個主體陳列展廳裝修風格較為一致,看起來比較枯燥,而新展廳卻是各具特色,不僅裝修風格貼合相應(yīng)的時代特色,還配合或明或暗的燈光、不同的主色調(diào)等,將現(xiàn)場籠罩在一片神秘的氛圍中。
- 聯(lián)合旅游年票景區(qū)強大陣容公布 2009-11-17 14:35:55
- 免費現(xiàn)場觀看《梨園春》等您報名 2009-11-17 13:34:32
- 旅游淡季“溫暖線路”走俏 2009-11-17 9:06:38
- 我省旅游商品隊伍再添“新航母” 2009-11-10 14:58:04
- 省旅游局積極備戰(zhàn)09旅游商品博覽會 2009-11-10 14:54:07
- ·[交通]7條隧道貫穿中州大道 為老城與新區(qū)“解
- ·[交通]BRT車道多處受損太顛簸 整修還靠“打補
- ·[交通]十幾對列車晚點 鐵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氣]本周雷陣雨與高溫并存 局部將有高溫悶熱
- ·[天氣]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來三天依然陰雨
- ·[交通]中州大道綜合整治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