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河南館將落戶河南
http://www.b6man.com 2010-10-13 8:29:40 來源:大河報 點擊:次
上海世博會臨近閉幕,各地對各國國家館的“爭搶”也趨于白熱化。據(jù)報道稱,重慶將斥資10億元“請”回挪威館;盧森堡館將落戶武漢;江蘇無錫引進瑞典館、江陰引進比利時館的洽談也正在進行之中……
眼看建造精美的各大展館將被“瓜分”殆盡,一些河南網(wǎng)友不樂意了:河南為上海世博會貢獻了《清明上河圖》、城摞城奇觀,為中國在國際上爭足了面子,現(xiàn)在怎么遲遲不見動靜了?甚至還有網(wǎng)友建言把世博會上展出的《清明上河圖》相關(guān)作品搬回河南。這些建議有沒有可行性?“后世博時代”,河南將如何自處?連日來,記者進行了采訪。
一種現(xiàn)象: 各大世博展館被“哄搶”
其實,上海世博園開園不久,各地就不斷有聲音傳出:除了永久保留的“一軸四館”,能否有更多展館予以保留?隨后,重慶、湖北、江蘇等地的相關(guān)新聞相繼曝出。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省份顯然都是有備而來。比如,為迎接盧森堡館的落戶,武漢市將配套籌建“中盧友誼園”,這一決策也得到了武漢市民的廣泛支持。因為武漢與盧森堡的友誼源遠流長。早在1890年,清廷在武漢籌建漢陽鐵廠,盧森堡是當時鋼鐵強國,曾派出20人的技術(shù)隊伍參與建設(shè),漢陽鐵廠的總工程師是盧森堡人歐仁·呂貝爾。1994年武漢紀念漢陽鐵廠投產(chǎn)100周年,盧森堡派人赴武漢,舉辦“武漢―盧森堡卓有成效之百年合作紀念展”。
對于這種爭搶,網(wǎng)上雖然也有不同聲音傳出,但總體上還是贊成者居多。網(wǎng)友普遍認為,各地爭搶世博展館背后,爭搶的其實是旅游資源,傳承的是世博精神,有助于國人樹立環(huán)保、創(chuàng)新理念,對于培養(yǎng)、教育下一代意義深遠。
一種聲音: 《清明上河圖》相關(guān)作品 能否“回家”?
在這波展館爭奪大潮中,一開始,河南網(wǎng)友還表示“很淡定”,“相信最終河南將大有收獲”。不過,眼看世博會就要結(jié)束了,河南方面依然遲遲不見動靜,河南網(wǎng)友終于坐不住了。“看過中國館的人都知道,如果沒有那幅電子動態(tài)版的《清明上河圖》,中國館將明顯降低一個檔次;如果沒有地底的城摞城,中國的厚重文化內(nèi)涵也要打很大折扣。同時,河南館的鎮(zhèn)館之寶也是一幅根雕版的《清明上河圖》作品;還有大量民間藝人用扎麥秸、刺繡等多種方式制作的《清明上河圖》相關(guān)作品。河南為世博會提供了如此多的瑰寶,為什么我們不能享有一些‘優(yōu)惠’呢?中國館要永久保留,里邊的《清明上河圖》和‘城摞城’景觀是不用想了,但是,河南館的《清明上河圖》根雕能否搬回河南,甚至就安放在清明上河園里邊呢?這是多么好的一個賣點,對河南旅游的促進作用不言而喻!”網(wǎng)友“拂曉之際”的話,得到了很多人的贊同。
眼看建造精美的各大展館將被“瓜分”殆盡,一些河南網(wǎng)友不樂意了:河南為上海世博會貢獻了《清明上河圖》、城摞城奇觀,為中國在國際上爭足了面子,現(xiàn)在怎么遲遲不見動靜了?甚至還有網(wǎng)友建言把世博會上展出的《清明上河圖》相關(guān)作品搬回河南。這些建議有沒有可行性?“后世博時代”,河南將如何自處?連日來,記者進行了采訪。
一種現(xiàn)象: 各大世博展館被“哄搶”
其實,上海世博園開園不久,各地就不斷有聲音傳出:除了永久保留的“一軸四館”,能否有更多展館予以保留?隨后,重慶、湖北、江蘇等地的相關(guān)新聞相繼曝出。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省份顯然都是有備而來。比如,為迎接盧森堡館的落戶,武漢市將配套籌建“中盧友誼園”,這一決策也得到了武漢市民的廣泛支持。因為武漢與盧森堡的友誼源遠流長。早在1890年,清廷在武漢籌建漢陽鐵廠,盧森堡是當時鋼鐵強國,曾派出20人的技術(shù)隊伍參與建設(shè),漢陽鐵廠的總工程師是盧森堡人歐仁·呂貝爾。1994年武漢紀念漢陽鐵廠投產(chǎn)100周年,盧森堡派人赴武漢,舉辦“武漢―盧森堡卓有成效之百年合作紀念展”。
對于這種爭搶,網(wǎng)上雖然也有不同聲音傳出,但總體上還是贊成者居多。網(wǎng)友普遍認為,各地爭搶世博展館背后,爭搶的其實是旅游資源,傳承的是世博精神,有助于國人樹立環(huán)保、創(chuàng)新理念,對于培養(yǎng)、教育下一代意義深遠。
一種聲音: 《清明上河圖》相關(guān)作品 能否“回家”?
在這波展館爭奪大潮中,一開始,河南網(wǎng)友還表示“很淡定”,“相信最終河南將大有收獲”。不過,眼看世博會就要結(jié)束了,河南方面依然遲遲不見動靜,河南網(wǎng)友終于坐不住了。“看過中國館的人都知道,如果沒有那幅電子動態(tài)版的《清明上河圖》,中國館將明顯降低一個檔次;如果沒有地底的城摞城,中國的厚重文化內(nèi)涵也要打很大折扣。同時,河南館的鎮(zhèn)館之寶也是一幅根雕版的《清明上河圖》作品;還有大量民間藝人用扎麥秸、刺繡等多種方式制作的《清明上河圖》相關(guān)作品。河南為世博會提供了如此多的瑰寶,為什么我們不能享有一些‘優(yōu)惠’呢?中國館要永久保留,里邊的《清明上河圖》和‘城摞城’景觀是不用想了,但是,河南館的《清明上河圖》根雕能否搬回河南,甚至就安放在清明上河園里邊呢?這是多么好的一個賣點,對河南旅游的促進作用不言而喻!”網(wǎng)友“拂曉之際”的話,得到了很多人的贊同。
作者:吳戰(zhàn)朝 通訊員:
(責任編輯:明珠)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
相關(guān)新聞
- 十一黃金周 旅游大豐收 2010-10-12 9:02:10
- 綠博園優(yōu)惠票憑二代證辦理 2010-10-11 8:58:04
- 鄭州導游大賽兩人勝出折桂 2010-10-11 8:34:21
- 黃金周每天10萬人游綠博園 2010-10-8 8:45:41
- 763萬人次假日暢游鄭州 2010-10-8 8:33:50
- ·[交通]7條隧道貫穿中州大道 為老城與新區(qū)“解
- ·[交通]BRT車道多處受損太顛簸 整修還靠“打補
- ·[交通]十幾對列車晚點 鐵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氣]本周雷陣雨與高溫并存 局部將有高溫悶熱
- ·[天氣]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來三天依然陰雨
- ·[交通]中州大道綜合整治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