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文明旅游非口號 樹國人形象方為本
http://www.b6man.com 2016/10/7 9:59:35 來源:新華網(wǎng) 點擊:次
國慶期間,是游客出游的旺季,全國各大景區(qū)游客接待量也破了歷年新高。然而,近日網(wǎng)上流傳著游客的不雅照俱多,種種不文明行為已嚴重影響了中國游客的形象,同時也破壞了旅游目的地文物古跡。
比如,一對年輕情侶不顧他人言勸,用鑰匙在八達嶺長城上刻下自己的名字,也有游客刻下了“我愛你XXX”“到此一游”的字跡,甚至留下了生辰八字和電話號碼;江蘇常州國家5A級景區(qū)南山竹海大片翠竹上被游客刻字“毀容”;西安大雁塔景區(qū)和大慈恩寺遺止公園的雕塑區(qū)域內(nèi),在家長的帶領(lǐng)下,任由孩子攀爬雕塑等。此外,還有游客在北京頤和園昆明湖里亂扔垃圾,造成了保潔員日撈垃圾2000斤的狀況;等等。
旅游行為不僅僅是個人行為,也不僅僅體現(xiàn)著個人修養(yǎng)和形象,還影響著旅游資源保護和國人對外形象展示。上述種種不文明行為,實在令國人為此感到羞恥。游客無論在古長城還是在竹子上刻字,究竟想證明什么?證明到此一游?還是證明從此在他的人生軌跡中刻下了“恥辱”的一筆?
古長城上每一塊磚瓦,無不經(jīng)歷世事滄桑,可謂國之寶。只因游客的不文明,那些磚磚瓦瓦被無情的劃上了歪歪扭扭的痕跡,令其傷痕累累,哪怕經(jīng)多年的風雨洗禮,涂痕恐怕也難以消除,正如長城某塊磚上還依稀可見十幾年前的BP機號碼一般。在當事者心中,他一筆一劃刻下去時,難道沒有想到要遭世人唾罵嗎?
所謂子不教,父之過。為人父母,若自身連最基本的道德素養(yǎng)都沒有,下一代教育素質(zhì)又何談提高之說?中國儒家教育素來講“以身作則”,當孩子攀爬雕像時,作為父母不但不制止,反而慫恿其作為,實在令人汗顏。
國家旅游局一直倡導(dǎo)文明旅游,游客的文明形象不僅僅代表自己,也代表了“游客”這一類群體。2016年5月30日,國家旅游局向全國各地區(qū)旅游局下發(fā)了修訂后的《國家旅游局關(guān)于旅游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新《辦法》將“旅游不文明行為記錄”從6條增至9條。同時,記錄時間從最長的1年至2年,增加到1年至5年。對于不文明行為的游客,也一并列入不文明記錄。
往往某些游客只圖一時之悅,卻不曉得身后的“第三只眼”,或許恐怕連他自己也難以料到,無形中自以為是的錯誤舉動,到頭來卻成了自毀形象!独献印吩,“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游客此舉,終究將被納入游客“黑名單”。
不文明行為的發(fā)生,不雅照的頻頻流傳,時時引來無數(shù)網(wǎng)友熱議,不良影響實在頗多。盡管如此,游客仍對其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我行我素,把《旅游法》拋在腦后,惡劣德行屢禁不止。難道在一些游客心中,竟不知何為“廉恥”?
當前,中國旅游業(yè)逐步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性支柱產(chǎn)業(yè),入境游人數(shù)更是逐年攀高。當下,中國游客若依然無視旅游法的規(guī)定,冒著被國家旅游局列入黑名單的風險,做有損國人形象之事,豈不知在外國游客眼中,此種行為已莫名的給中國游客貼上了不文明、不道德、沒有素養(yǎng)的標簽。如此,游客的個人不文明行為,某種意義上而言,的的確確影響了國人形象。
無論是否有旅游相關(guān)法律的強制實施,萬事還要靠游客自覺。只有游客從心中真正的意識到了不文明行為的百害而無一利,才會有自責和內(nèi)疚感,才會停止不文明作為。況且,那些不文明行為,就像“溫疫”般的會傳染,希望游客在自覺意識下,“病菌”就此得到消除,不要讓道德敗壞的作風蔓延,真正樹立起文明旅游的國人形象。
比如,一對年輕情侶不顧他人言勸,用鑰匙在八達嶺長城上刻下自己的名字,也有游客刻下了“我愛你XXX”“到此一游”的字跡,甚至留下了生辰八字和電話號碼;江蘇常州國家5A級景區(qū)南山竹海大片翠竹上被游客刻字“毀容”;西安大雁塔景區(qū)和大慈恩寺遺止公園的雕塑區(qū)域內(nèi),在家長的帶領(lǐng)下,任由孩子攀爬雕塑等。此外,還有游客在北京頤和園昆明湖里亂扔垃圾,造成了保潔員日撈垃圾2000斤的狀況;等等。
旅游行為不僅僅是個人行為,也不僅僅體現(xiàn)著個人修養(yǎng)和形象,還影響著旅游資源保護和國人對外形象展示。上述種種不文明行為,實在令國人為此感到羞恥。游客無論在古長城還是在竹子上刻字,究竟想證明什么?證明到此一游?還是證明從此在他的人生軌跡中刻下了“恥辱”的一筆?
古長城上每一塊磚瓦,無不經(jīng)歷世事滄桑,可謂國之寶。只因游客的不文明,那些磚磚瓦瓦被無情的劃上了歪歪扭扭的痕跡,令其傷痕累累,哪怕經(jīng)多年的風雨洗禮,涂痕恐怕也難以消除,正如長城某塊磚上還依稀可見十幾年前的BP機號碼一般。在當事者心中,他一筆一劃刻下去時,難道沒有想到要遭世人唾罵嗎?
所謂子不教,父之過。為人父母,若自身連最基本的道德素養(yǎng)都沒有,下一代教育素質(zhì)又何談提高之說?中國儒家教育素來講“以身作則”,當孩子攀爬雕像時,作為父母不但不制止,反而慫恿其作為,實在令人汗顏。
國家旅游局一直倡導(dǎo)文明旅游,游客的文明形象不僅僅代表自己,也代表了“游客”這一類群體。2016年5月30日,國家旅游局向全國各地區(qū)旅游局下發(fā)了修訂后的《國家旅游局關(guān)于旅游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新《辦法》將“旅游不文明行為記錄”從6條增至9條。同時,記錄時間從最長的1年至2年,增加到1年至5年。對于不文明行為的游客,也一并列入不文明記錄。
往往某些游客只圖一時之悅,卻不曉得身后的“第三只眼”,或許恐怕連他自己也難以料到,無形中自以為是的錯誤舉動,到頭來卻成了自毀形象!独献印吩,“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游客此舉,終究將被納入游客“黑名單”。
不文明行為的發(fā)生,不雅照的頻頻流傳,時時引來無數(shù)網(wǎng)友熱議,不良影響實在頗多。盡管如此,游客仍對其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我行我素,把《旅游法》拋在腦后,惡劣德行屢禁不止。難道在一些游客心中,竟不知何為“廉恥”?
當前,中國旅游業(yè)逐步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性支柱產(chǎn)業(yè),入境游人數(shù)更是逐年攀高。當下,中國游客若依然無視旅游法的規(guī)定,冒著被國家旅游局列入黑名單的風險,做有損國人形象之事,豈不知在外國游客眼中,此種行為已莫名的給中國游客貼上了不文明、不道德、沒有素養(yǎng)的標簽。如此,游客的個人不文明行為,某種意義上而言,的的確確影響了國人形象。
無論是否有旅游相關(guān)法律的強制實施,萬事還要靠游客自覺。只有游客從心中真正的意識到了不文明行為的百害而無一利,才會有自責和內(nèi)疚感,才會停止不文明作為。況且,那些不文明行為,就像“溫疫”般的會傳染,希望游客在自覺意識下,“病菌”就此得到消除,不要讓道德敗壞的作風蔓延,真正樹立起文明旅游的國人形象。
作者:郭香玉 通訊員:本站
(責任編輯:徐鵬)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
網(wǎng)友評論
相關(guān)新聞
- 《新京報》讓節(jié)假日文明旅游成為一種習(xí)慣 2016/10/7 10:02:39
- 《大河報》印尼2016旅游推介會在鄭舉行 2016/9/29 11:24:02
- 《河南日報》“十一”黃金周 家門口就能玩嗨 2016/9/29 11:22:32
- 《中國旅游報》“美麗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旅游推廣活動在溫哥華啟 2016/9/23 16:40:03
- 《中國旅游報》44項措施推進依法興旅治旅 2016/9/22 11: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