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1日,記者抵南陽,尋找南陽天妃廟。
南陽南關(guān)新街是一條狹長東西向小街,街南側(cè),幾座多層樓房圍出一片空場,有半個足球場大,空場被瓦礫覆蓋。
空場西側(cè)是一片菜地,菜地上,一個孤零零鐵架子懸著天妃廟三字,廟呢?我向空場東側(cè)望去,被瓦礫堆包圍著的有一片灰蒙蒙低矮建筑。它和荊紫關(guān)平浪宮,都出乎我的意料,一個太漂亮,一個太凋殘了。
望著瓦礫堆中的“省保”,我有種它隨時會被推倒抹平的錯覺。河南省博物院專家杜啟明曾鄭重對我道:“這座天妃廟十分重要。我在內(nèi)陸跑了很多省,都沒有見到媽祖廟,我認為它可稱為內(nèi)陸最北的媽祖廟。”當我提及東北比如遼寧錦州也有媽祖廟時,杜先生認為:“它是沿海岸線傳過去的。就內(nèi)陸城市而言,南陽出現(xiàn)天妃廟,十分罕見。”
這座極罕見的內(nèi)地天妃廟,在南陽,知名度不高。我拿著網(wǎng)搜到的詳細地址——南陽市育陽橋北100米新街,一路問過去,問了六個南陽人才找著。被問者多一臉茫然:“天妃廟?沒聽說過,沒這廟呀。”
這座廟南邊不過200米,便是白河。天妃廟其實是白河昔日水運繁華的一個見證。但白河水運,也是個“沉了底”的話題,關(guān)注者少,相關(guān)遺存更少。引用南陽貼吧帖子:“能見證南陽水運的文物就快沒了,南寨門沒了,水門沒了,小水門就剩一個券門立著。”再加上這座殘得厲害的天妃廟,白河水運,留給我們的線索不多了。
媽祖信仰起源于宋朝,自福建發(fā)源,之后遍及臺灣及沿江沿海地區(qū),并向外輻射到東南亞多個國家。到今天,媽祖在全世界有2億信徒數(shù)千座廟宇。日本學者下野見曾講:“媽祖不只是中國的,也是東南亞的,而且是世界性的信仰傳播。媽祖對世界文化有貢獻。”
在內(nèi)陸地區(qū)如宛,出現(xiàn)河神廟不稀罕,荊紫關(guān)平浪宮就是一例。但一座海神廟媽祖廟的出現(xiàn),卻出乎眾人意料了。福建人的“鄉(xiāng)邦之神”媽祖,是被誰帶到白河邊的呢?這其中又有什么傳奇故事發(fā)生呢?
- 豫陜平浪宮同奉一神 2010-12-8 8:55:22
- 杜甫緣何自稱少陵野老 2010-11-29 9:30:00
- 蔡倫:宮廷中的發(fā)明家 2010-11-25 8:50:42
- 淳美的文治之都 2010-11-15 8:51:35
- 張騫風勁吹南陽 2010-10-29 8:59:11
- ·[交通]7條隧道貫穿中州大道 為老城與新區(qū)“解
- ·[交通]BRT車道多處受損太顛簸 整修還靠“打補
- ·[交通]十幾對列車晚點 鐵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氣]本周雷陣雨與高溫并存 局部將有高溫悶熱
- ·[天氣]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來三天依然陰雨
- ·[交通]中州大道綜合整治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