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吃什么?立春民俗|習俗?
http://www.b6man.com 2010-2-4 來源: 點擊:次
早在春秋時期,立春就作為一個節(jié)氣出現(xiàn)了。在先秦文獻中已有關于迎春禮的描述。到東漢時正式產(chǎn)生了迎春的禮俗和民間的飲食服飾習俗。在唐宋時,這些禮俗和習俗都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明清兩代是立春文化的鼎盛時期。辛亥革命以后,立春的官方禮俗驟然消亡,而民間的習俗也逐漸式微,F(xiàn)在,立春只作為一個節(jié)氣而存在,相應的民間習俗只在一定程度上保留著,或者說通過春節(jié)的喜慶延續(xù)著。因此,關于立春的禮俗和民俗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是相當陌生的了。
民間在立春時的飲食很有講究。比如,人們生吃水紅蘿卜,謂之“咬春”。
蘿卜古時叫蘆菔。蘇東坡的詩中說:“蘆菔根尚含曉露,秋來霜雪滿東園,蘆菔生兒芥有孫。”清代吳其著有《植物名實圖錄》,其中說:將蘆菔“以蔓箐同為羹,固可勝酥酪,至槌根爛煮,研米為糝,寬胸助胃,不必以味勝矣。”這里說到了蘿卜粥有理氣助消化的功能。李時珍對蘿卜更是贊譽有加,認為它“根葉皆可生,可熟,可醬,可豉,可醋,可糖,可臘,可飯,乃蔬中之最有利益者。”您看,李時珍開出了一串蘿卜的食譜。而且,蘿卜還有很大的藥用價值,它可祛痰、通氣、止咳,甚至解酒、解毒、補脾胃、御風寒。由此可見,吃蘿卜表面看來僅是一種風俗,實際上它是古人關于營養(yǎng)、健身、祛病的經(jīng)驗之談。
北方吃蘿卜,南方吃生菜與吃蘿卜有同樣的意義。同時,在立春時,還有春宴用的春盤。春盤有專用蘿卜做的,也有用五種辛辣蔬菜做的五辛盤。五辛的一種解釋是蔥、蒜、椒、姜、芥。實際上,食五辛不僅可以驅(qū)寒,還可以殺菌,也是古人的養(yǎng)生健身之道。
立春時,春盤是副食。主食吃什么呢?那就是春餅。春餅用小麥面制作,烙制而成。單吃面餅不夠味。于是人們又有了面餅加火腿肉、雞肉、菜心,甚至輔以柿餅、黑棗、胡桃仁、糖、豆沙,做成餡,油炸而成。這種春餅味美可口,大大超出洋人的比薩餅了。
辦春宴,除了主食、副食以外,必須要有酒,這就是春酒。喝酒能烘托喜慶氣氛。有時人們吃得十分盡興,往往相互拜訪、宴請,一下就吃到元宵節(jié)了。
立春時的穿著也是有講究的。官方迎春穿青衣,戴青色頭巾。清代官員要穿吉服或者朝服。老百姓穿什么呢?那就花樣繁多了。
青年婦女頭戴彩花,稱為春花。孩子則除了穿花衣以外還要放炮。兒歌說:“新年到,新年到,閨女要花兒要炮”。除春花外,還有春燕、春蝶和春蛾,這些紙做的飾物都一起上了少女的頭。燕子是春天的象征,也是吉祥的象征。如果誰家有燕子來做窩,不僅象征吉祥,而且還象征多子多福。古時,人們把多子多?闯墒情T第興旺的表現(xiàn),沒有計劃生育這回事。
孩子不光放鞭炮,也得穿戴點什么。于是布做的春雞和春娃就上了孩子的帽子和衣服。“雞”與“吉”諧音,因而也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迎春禮中的春杖也被婦女微縮后戴在頭上。真正的春杖是官方鞭春用的,沒有老百姓的份兒。百姓便把微縮的春杖戴在頭上,也就算是重在參與了。朝廷迎春時旗幟為青色,老百姓也就把青色的小旗戴在頭上了。
人在立春時要打扮,房屋也不能虧待了。于是有人寫了“宜春”二字,貼于房門之上。再發(fā)展一下,“春”字、“福”字、“壽”字也都上了門。直到現(xiàn)在,元旦春節(jié)期間仍然“福”字滿天飛,還要倒貼,告訴人們“福到了”。
人打扮了,房屋打扮了,于是牛也跟著打扮起來,馬也沾了光。牛角、馬耳上有了紅布,或者用紅綠色搽牛角。古人認為,紅色不僅象征吉祥,而且可以驅(qū)邪避災。
民間在立春時的飲食很有講究。比如,人們生吃水紅蘿卜,謂之“咬春”。
蘿卜古時叫蘆菔。蘇東坡的詩中說:“蘆菔根尚含曉露,秋來霜雪滿東園,蘆菔生兒芥有孫。”清代吳其著有《植物名實圖錄》,其中說:將蘆菔“以蔓箐同為羹,固可勝酥酪,至槌根爛煮,研米為糝,寬胸助胃,不必以味勝矣。”這里說到了蘿卜粥有理氣助消化的功能。李時珍對蘿卜更是贊譽有加,認為它“根葉皆可生,可熟,可醬,可豉,可醋,可糖,可臘,可飯,乃蔬中之最有利益者。”您看,李時珍開出了一串蘿卜的食譜。而且,蘿卜還有很大的藥用價值,它可祛痰、通氣、止咳,甚至解酒、解毒、補脾胃、御風寒。由此可見,吃蘿卜表面看來僅是一種風俗,實際上它是古人關于營養(yǎng)、健身、祛病的經(jīng)驗之談。
北方吃蘿卜,南方吃生菜與吃蘿卜有同樣的意義。同時,在立春時,還有春宴用的春盤。春盤有專用蘿卜做的,也有用五種辛辣蔬菜做的五辛盤。五辛的一種解釋是蔥、蒜、椒、姜、芥。實際上,食五辛不僅可以驅(qū)寒,還可以殺菌,也是古人的養(yǎng)生健身之道。
立春時,春盤是副食。主食吃什么呢?那就是春餅。春餅用小麥面制作,烙制而成。單吃面餅不夠味。于是人們又有了面餅加火腿肉、雞肉、菜心,甚至輔以柿餅、黑棗、胡桃仁、糖、豆沙,做成餡,油炸而成。這種春餅味美可口,大大超出洋人的比薩餅了。
辦春宴,除了主食、副食以外,必須要有酒,這就是春酒。喝酒能烘托喜慶氣氛。有時人們吃得十分盡興,往往相互拜訪、宴請,一下就吃到元宵節(jié)了。
立春時的穿著也是有講究的。官方迎春穿青衣,戴青色頭巾。清代官員要穿吉服或者朝服。老百姓穿什么呢?那就花樣繁多了。
青年婦女頭戴彩花,稱為春花。孩子則除了穿花衣以外還要放炮。兒歌說:“新年到,新年到,閨女要花兒要炮”。除春花外,還有春燕、春蝶和春蛾,這些紙做的飾物都一起上了少女的頭。燕子是春天的象征,也是吉祥的象征。如果誰家有燕子來做窩,不僅象征吉祥,而且還象征多子多福。古時,人們把多子多?闯墒情T第興旺的表現(xiàn),沒有計劃生育這回事。
孩子不光放鞭炮,也得穿戴點什么。于是布做的春雞和春娃就上了孩子的帽子和衣服。“雞”與“吉”諧音,因而也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迎春禮中的春杖也被婦女微縮后戴在頭上。真正的春杖是官方鞭春用的,沒有老百姓的份兒。百姓便把微縮的春杖戴在頭上,也就算是重在參與了。朝廷迎春時旗幟為青色,老百姓也就把青色的小旗戴在頭上了。
人在立春時要打扮,房屋也不能虧待了。于是有人寫了“宜春”二字,貼于房門之上。再發(fā)展一下,“春”字、“福”字、“壽”字也都上了門。直到現(xiàn)在,元旦春節(jié)期間仍然“福”字滿天飛,還要倒貼,告訴人們“福到了”。
人打扮了,房屋打扮了,于是牛也跟著打扮起來,馬也沾了光。牛角、馬耳上有了紅布,或者用紅綠色搽牛角。古人認為,紅色不僅象征吉祥,而且可以驅(qū)邪避災。
作者:
(責任編輯:志威)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
相關新聞
- 2010年虎年新年新春春節(jié)賀詞賀辭 2010-2-1 8:44:47
- 命中注定我愛你〔愛上琉璃苣女孩〕劇情介紹|分集劇情介紹(1-24全 2010-2-1 8:32:24
- 如果可以愛劇情介紹|分集劇情如果可以愛大結局劇情欣賞 2010-2-1 8:27:14
- 熊貓人劇情介紹分集劇情全集據(jù)情大結局 2010-2-1 8:22:13
- 《加油羅武林》劇情介紹|分集劇情|大結局 2010-1-26 8:30:01
- ·[交通]7條隧道貫穿中州大道 為老城與新區(qū)“解
- ·[交通]BRT車道多處受損太顛簸 整修還靠“打補
- ·[交通]十幾對列車晚點 鐵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氣]本周雷陣雨與高溫并存 局部將有高溫悶熱
- ·[天氣]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來三天依然陰雨
- ·[交通]中州大道綜合整治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