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是承載日本傳統(tǒng)文化的古都,市區(qū)及近郊共17處文化古跡被列為世界遺產(chǎn),其中最讓人難忘的要屬清水寺。
迷人的四季山色和舞伎
清水寺坐落在音羽山的半山腰,巧借山景,春天櫻花爛漫,夏日綠意濃濃,秋季楓葉璀璨,寒冬古意森森。景色隨季節(jié)變化,不變的是令人折服的美麗。去清水寺一定要走過蜿蜒的坡路。著名的3條小路是三年坂、產(chǎn)寧坂和清水坂。傳說,若在三年坂上不慎跌倒,三年后有生命危險;產(chǎn)寧坂保佑婦女平安生產(chǎn);清水坂最熱鬧,賣本地陶瓷“清水燒”的店鋪和歷史悠久的醬菜館連成一線。
走過眾多店鋪,迎面是清水寺的西門。門前石階上總有許多游人駐足,特別是旅行的中學生們,身穿校服分幾排站在臺階上,極具日本特色,在其他景點也難得一見,游客紛紛把他們收入相機。運氣好的話,還能邂逅舞伎。她們總是靜靜站著,微微抿著嘴唇,以山色為背景與游客合影。看看舞伎穿著高達2—3寸的木屐,不由感慨,她們能一路走到清水寺來著實不易。
從舞臺縱身跳崖的決心
走進清水寺,首先要去清水寺的舞臺。學日語的人都知道一句日本俗語。當形容下了莫大決心時,日本人說“抱著從清水寺的舞臺跳下去的決心”。清水寺正殿依山而建,面對懸崖,殿前是個約190平方米的高臺,基本懸在山坡上,下面有巨大的櫸木支撐,最長一根樹干有12米,這就是著名的“清水寺舞臺”。江戶時代,這里是表演雅樂的舞臺。
正因舞臺地勢險惡,才流傳下來那句俗語。但這可不是句象征性的話,古時,的確有人從距山坡12米多高的舞臺上縱身跳下。據(jù)記載,江戶時代共 234起跳崖事件。令人稱奇的是,跳崖者的生還率竟達85%。不知那些“下了莫大決心“跳下去的人是否完成了心愿,但老人們說,若連跳崖的決心都有,應(yīng)該沒有辦不成的事;蛟S因此緣故,清水寺的舞臺如今仍是日本自殺者青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