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坑院特別漂亮,這才是真正的河南、真正的老家,你要看河南老家就到陜州地坑院里來,這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味、中國情懷!國慶假期我來這兒,值了!”10月4日,在陜州地坑院景區(qū),南陽市一位游客深有感觸地說。
國慶假期,陜州地坑院景區(qū)接待游客突破22萬人,中央電視臺等主流媒體連續(xù)報道景區(qū)的節(jié)日盛況,“中國最神奇的村莊”引爆媒體圈。
地坑院里賞民俗
“下雨了,地坑院怎么排水?”“這個是滲井,雨水自然下滲,幾百年來地坑院從沒遭過水災……”導游的回答撥開了游客心頭的迷霧。
陜州地坑院景區(qū)的22座地坑院相互貫通,有民居院、婚俗院、地坑院營造技藝院、剪紙院、澄泥硯院、紡織院、捶草印花院、人民公社院、曲藝院、電影放映院等,每一座地坑院都有一個主題。
地坑院窯頂上游人如織。茅草涼亭、五谷豐登墻、馬車被裝點上谷穗、玉米、辣椒等,構成一幅幅美麗的豐收圖,將古陜州的農耕文明展現得淋漓盡致,勾起了游客觸摸鄉(xiāng)愁的強烈愿望,川流不息的游客紛紛將美景攝入鏡頭。 窯頂東邊廣場一隅,幾名婦女正在紡花。一些游客也當場獻藝,“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手中的花捻兒飛快地變成了細細的棉線,人群中不時傳出喝彩聲。
百味巷中吃美食
假期的每一天,從早上到下午5點,人如潮涌的節(jié)奏絲毫沒有要停頓的意思,不少旅行團中午趕到地坑院,一進景區(qū)門就安排大家吃飯。地坑院里的“陜州十碗席”“羊肉湯”生意火極了。 一到中午,百味巷客流達到最高峰,人群摩肩接踵緩慢地向前移動。百味巷里的美食滿街滿巷,香味撲鼻,游客在這里盡享美味。 本想吃飯時間客流會有所下降,可恰恰相反,十堰、鄭州、洛陽、運城、西安、濟源等地的旅游大巴紛紛進入景區(qū),導游招呼游客列隊入園。
搭起平臺“唱大戲”
國慶特別節(jié)目旗袍秀、模特走秀、戲曲、陜州鑼鼓書、剪紙歌、游擊隊之歌等在景區(qū)舞臺上天天上演,臺下觀眾掌聲此起彼伏。
“百藝苑”里,三門峽愛心藝術團也來助興演出。“百藝苑”仿古建筑雕梁畫棟,氣勢宏偉,古韻悠悠。這里是旅游商品銷售區(qū),街道上家家戶戶門口上黃底紅字的幌子和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濃濃的節(jié)日氣息撲面而來。 一個古色古香的門匾上寫著“丑木堂”三個字,走近一看,滿屋子的崖柏雕刻藝術擺件,一件件藝術品巧奪天工,意趣盎然。
秩序井然美名揚
為應對國慶小長假客流高峰,陜州地坑院景區(qū)提前與陜州區(qū)交警大隊、區(qū)公交公司等單位進行對接,并編制了應對預案。
10月4日上午,陜州地坑院景區(qū)3個停車場基本停滿,應對預案啟動,區(qū)交警大隊立即進行交通分流疏導,在溫湯路和通往西罐村的道路邊設置臨時停車位,自駕車游客隨即換乘區(qū)公交公司準備的旅游客車到達景區(qū)。 洛陽市游客劉忠賢和家人愉快地結束了一天的旅行。他說:“我游遍了大半個中國,第一次看到地坑院這種居住形式,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如果能在空中俯瞰,那是何等壯觀,謝謝三門峽!謝謝陜州!”
“小時候我是在老陜州城二馬路長大的,這些年咱三門峽陜州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尤其是陜州地坑院建設得這么好,一路上我在想,開發(fā)地坑院的這個人思想很豐富,確實不簡單。”西安市一位老人向記者分享了她的參觀感受。
陜州地坑院文化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春紅說:“國慶假期,我們按接待游客30萬人做了應對預案,由于準備充分,各項工作井然有序,圓滿完成了開業(yè)以來第一個‘十一’黃金周游客接待任務。” 金秋十月,碩果累累,“地下古村落”煥發(fā)出迷人的光彩,興致勃勃的游客一定會把自己的神奇之旅奔走相告,把自己拍攝的美景傳遍朋友圈!
- 三門峽甘山紅葉紅似火 2016/10/13 9:58:03
- 三門峽黃河公園集中檢修觀光車 全力備戰(zhàn)黃金周 2016/9/29 10:17:19
- 三門峽陜州地坑院秋冬季旅游推介會成功舉辦 2016/9/28 8:04:34
- 三門峽函谷關景區(qū)舉辦首屆職工技能大賽 2016/9/28 8:03:10
- 中央主流媒體聚焦三門峽函谷關 2016/9/28 8:00:45
- ·[交通]7條隧道貫穿中州大道 為老城與新區(qū)“解
- ·[交通]BRT車道多處受損太顛簸 整修還靠“打補
- ·[交通]十幾對列車晚點 鐵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氣]本周雷陣雨與高溫并存 局部將有高溫悶熱
- ·[天氣]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來三天依然陰雨
- ·[交通]中州大道綜合整治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