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縣:原生態(tài)民宿旅游開發(fā)呈現(xiàn)勃勃生機
http://www.b6man.com 2016/11/7 來源:南陽市旅游局 點擊:次
近日,圍繞南召縣云陽鎮(zhèn)的石頭村原生態(tài)民宿旅游開發(fā)正在有條不紊推進。
位于南召縣云陽鎮(zhèn)的鐵佛寺村家家戶戶居住在石頭房里。古房屋由清一色的石頭干砌而成,這些石頭民居依勢而建,錯落有致,從基石到屋頂,全部用當地的石片砌成,有別于城市鋼筋混凝土房,這些古老的石頭房沒有使用一點泥巴和水泥,外墻面非常整齊,整個村莊像一座青石城堡,故而,被當地人稱為石頭村。
石頭村石頭房子的原料,就是附近山坡上巖石。早些年,村子里群眾蓋房,就地取材,從山上開鑿出一塊塊片石,把片石一層層堆砌而成。石頭房子堅固、結實,最早的有上百年的歷史,目前大部分石頭房子都居住著人家。這些石頭房子集中在石貨坑村民小組,保存著上百年的石頭房屋42座,現(xiàn)存古房屋100余間。保存形態(tài)完整的、風貌原始古樸的石頭房子,村子里群眾居住在石頭房子里感覺十分愜意,冬暖夏涼,舒適宜居。酷暑難耐的夏季,白天石屋里格外清涼,晚上睡覺要蓋上被子,防止著涼。石板鋪的路,石頭架的橋,石頭壘的房子,石頭壘的院墻,村道旁隨處可見石磨、石碾、石磙、石盤、石臼……這個布滿石頭的原生態(tài)村落,讓所到之人驚嘆不已。其原生態(tài)的古老風情遺留著歷史的滄桑印記。整個村莊像一座石頭城堡,掩映在茂林修竹、古藤老樹之中,渾然天成。獨特的民居,原生態(tài)的民宿文化,吸引著四方的游客慕名而來。
在石頭村,上百年的杏樹、茶樹、柿子樹、玉蘭樹、黃楝、紫藤等古樹隨處可見,名木古樹成為村里耀眼的風景。在村民朱貴昌家門口,兩棵一人合抱的國槐、皂角樹之間,一棵巨蟒一樣的紫藤樹把兩棵古樹聯(lián)接起來,10多條虬枝盤曲,藤蔓在兩棵樹之間彎曲打結、橫向連接、交錯纏繞、盤繞回斜,令人嘆為觀止。三棵古樹盤根錯節(jié)纏繞在一起,枝繁葉茂,綠蔭如蓋,覆蓋方圓數百平方米。這三棵古樹,是朱貴昌祖父栽種的,大約有200年樹齡。每年春季,紫藤花開時,滿樹繁花,一串串紫花掛滿三棵大樹,像一串串紫色的風鈴,在風中搖曳,煞是美麗。村子里,還有一棵500多年的柿子樹,每年深秋,金黃的柿子樹葉落盡,碩果累累的柿子掛滿枝頭,猶如一顆顆紅燈籠,新艷誘人,讓你垂涎欲滴。收獲時節(jié),從這棵大柿樹上能摘下20多擔紅艷艷的柿子。村里83歲的老人王秀臣家門口,長著一棵大黃楝樹,枝葉茂盛,樹干筆直。老人說,從記事起這棵樹就有碗口粗,至今估計有一百多年的樹齡!
穿行在村子里,農家小院的房前屋后,阡陌縱橫的溝渠路邊,橫豎成行的田野苗圃里各種苗木郁郁蔥蔥,綠海翻波。一塊塊苗圃包圍著一座座農家房舍,處處玉蘭飄香,行行綠樹成蔭,形成了庭院花果化、道路林蔭化、農田林網化、山地森林化的格局,花木美化了村容村貌,扮靚了美麗鄉(xiāng)村。鐵佛寺村山地多,耕地少,林地廣,以花卉苗木為主的綠色產業(yè)已成為全村農民群眾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和發(fā)展支柱。該村是當地聞名的花卉苗木專業(yè)村,村里的耕地全部種植花木,種植品種達百余個,多以木本為主,主要有桂花、合歡、紫薇、玉蘭、雪松、風景柏、五角楓、女貞等,各類暢銷山東、陜西、北京、上海、鄭州等全國20多個省市大中城市。
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是鐵佛寺村的一張名片。家家戶戶房前屋后都栽植碗口粗的玉蘭、女貞、桂花、辛夷、芙蓉,一棵連著一棵,郁郁蔥蔥,翠綠疊嶂。整個村子綠樹掩映,綠蔭匝地,花香四溢。清新的空氣、名貴的花木、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吸引著四面八方的游客紛至沓來。
位于南召縣云陽鎮(zhèn)的鐵佛寺村家家戶戶居住在石頭房里。古房屋由清一色的石頭干砌而成,這些石頭民居依勢而建,錯落有致,從基石到屋頂,全部用當地的石片砌成,有別于城市鋼筋混凝土房,這些古老的石頭房沒有使用一點泥巴和水泥,外墻面非常整齊,整個村莊像一座青石城堡,故而,被當地人稱為石頭村。
石頭村石頭房子的原料,就是附近山坡上巖石。早些年,村子里群眾蓋房,就地取材,從山上開鑿出一塊塊片石,把片石一層層堆砌而成。石頭房子堅固、結實,最早的有上百年的歷史,目前大部分石頭房子都居住著人家。這些石頭房子集中在石貨坑村民小組,保存著上百年的石頭房屋42座,現(xiàn)存古房屋100余間。保存形態(tài)完整的、風貌原始古樸的石頭房子,村子里群眾居住在石頭房子里感覺十分愜意,冬暖夏涼,舒適宜居。酷暑難耐的夏季,白天石屋里格外清涼,晚上睡覺要蓋上被子,防止著涼。石板鋪的路,石頭架的橋,石頭壘的房子,石頭壘的院墻,村道旁隨處可見石磨、石碾、石磙、石盤、石臼……這個布滿石頭的原生態(tài)村落,讓所到之人驚嘆不已。其原生態(tài)的古老風情遺留著歷史的滄桑印記。整個村莊像一座石頭城堡,掩映在茂林修竹、古藤老樹之中,渾然天成。獨特的民居,原生態(tài)的民宿文化,吸引著四方的游客慕名而來。
在石頭村,上百年的杏樹、茶樹、柿子樹、玉蘭樹、黃楝、紫藤等古樹隨處可見,名木古樹成為村里耀眼的風景。在村民朱貴昌家門口,兩棵一人合抱的國槐、皂角樹之間,一棵巨蟒一樣的紫藤樹把兩棵古樹聯(lián)接起來,10多條虬枝盤曲,藤蔓在兩棵樹之間彎曲打結、橫向連接、交錯纏繞、盤繞回斜,令人嘆為觀止。三棵古樹盤根錯節(jié)纏繞在一起,枝繁葉茂,綠蔭如蓋,覆蓋方圓數百平方米。這三棵古樹,是朱貴昌祖父栽種的,大約有200年樹齡。每年春季,紫藤花開時,滿樹繁花,一串串紫花掛滿三棵大樹,像一串串紫色的風鈴,在風中搖曳,煞是美麗。村子里,還有一棵500多年的柿子樹,每年深秋,金黃的柿子樹葉落盡,碩果累累的柿子掛滿枝頭,猶如一顆顆紅燈籠,新艷誘人,讓你垂涎欲滴。收獲時節(jié),從這棵大柿樹上能摘下20多擔紅艷艷的柿子。村里83歲的老人王秀臣家門口,長著一棵大黃楝樹,枝葉茂盛,樹干筆直。老人說,從記事起這棵樹就有碗口粗,至今估計有一百多年的樹齡!
穿行在村子里,農家小院的房前屋后,阡陌縱橫的溝渠路邊,橫豎成行的田野苗圃里各種苗木郁郁蔥蔥,綠海翻波。一塊塊苗圃包圍著一座座農家房舍,處處玉蘭飄香,行行綠樹成蔭,形成了庭院花果化、道路林蔭化、農田林網化、山地森林化的格局,花木美化了村容村貌,扮靚了美麗鄉(xiāng)村。鐵佛寺村山地多,耕地少,林地廣,以花卉苗木為主的綠色產業(yè)已成為全村農民群眾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和發(fā)展支柱。該村是當地聞名的花卉苗木專業(yè)村,村里的耕地全部種植花木,種植品種達百余個,多以木本為主,主要有桂花、合歡、紫薇、玉蘭、雪松、風景柏、五角楓、女貞等,各類暢銷山東、陜西、北京、上海、鄭州等全國20多個省市大中城市。
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是鐵佛寺村的一張名片。家家戶戶房前屋后都栽植碗口粗的玉蘭、女貞、桂花、辛夷、芙蓉,一棵連著一棵,郁郁蔥蔥,翠綠疊嶂。整個村子綠樹掩映,綠蔭匝地,花香四溢。清新的空氣、名貴的花木、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吸引著四面八方的游客紛至沓來。
作者:王靜
(責任編輯:張樹坤)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
相關新聞
- 唐河縣旅游局:召開黨風黨紀專題民主生活會 2016/11/7 15:04:45
- 唐河縣旅游局積極組織開展“不合理低價游”專項整治工作 2016/11/7 15:04:01
- 新野縣旅游局: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加快旅游發(fā)展步伐 2016/11/7 15:03:09
- 南召新媒體聯(lián)盟成立大會成功召開 2016/11/4 15:27:37
- 南召縣旅游局局長柳繪同志參加南召新媒體聯(lián)盟成立大會并做典型性 2016/11/4 15:22:40
網友評論
- ·[交通]7條隧道貫穿中州大道 為老城與新區(qū)“解
- ·[交通]BRT車道多處受損太顛簸 整修還靠“打補
- ·[交通]十幾對列車晚點 鐵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氣]本周雷陣雨與高溫并存 局部將有高溫悶熱
- ·[天氣]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來三天依然陰雨
- ·[交通]中州大道綜合整治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