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大伾山石刻上的唐代戰(zhàn)爭
http://www.b6man.com 2009-7-16 來源: 點擊:次
可見劉洽所部在平息李希烈的戰(zhàn)爭中還是起了很大作用的。雖然直接交戰(zhàn)取勝者均為劉洽麾下大將,但是將部下戰(zhàn)功歸于一軍統(tǒng)帥,是千古慣例。
石刻中還有一些記載與正史不盡相同,如劉洽在興元元年(公元784年)十一月破李希烈、符璘為田悅所派出等事件在正史中找不到根據(jù)。
根據(jù)新舊《唐書》中的有關記載,符璘在貞元年間就已經(jīng)脫離魏博軍田悅控制而歸附馬燧的中央軍隊!缎绿茣·符令奇?zhèn)鳌份d:“田悅拒命,馬燧敗之洹水。令奇密語曰:‘汝能委質朝廷,為唐忠臣,吾亦名揚后世矣。’……初,悅與李納會濮陽,因乞師,納分麾下隨之。至是,納兵歸齊,使以三百騎護送。與父嚙臂別,乃以眾降燧。”又“李懷光反,詔燧討之。璘介五千兵先濟河,與西師合。從燧入朝,為輔國大將軍。賜請恭里第一區(qū),藍田田四十頃”,“居環(huán)衛(wèi)十三年”?梢娝髞硪恢笔侵醒氲能婈爩㈩I。關于有關事件發(fā)生的時間,《新唐書·李納傳》載:“正已死秘喪不發(fā),以兵會田悅于濮陽。馬燧方擊悅,納使大將衛(wèi)俊救之,為燧所破略盡,收洹水。”《新唐書·代宗紀》載:“建中二年八月……辛卯,平盧軍節(jié)度使李正已卒。”又《新唐書·德宗紀》載:“興元元年二月甲子,李懷光為太尉,懷光反。”可見符璘歸馬燧是在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后、興元元年(公元784年)前的事。但大伾山銘中稱:“在我魏博節(jié)度使、工部尚書、御史大夫、駙馬都尉田光選百金之士,馬步五千,悉甲而遣委銀青光祿大夫、試殿中監(jiān)兼御史中丞符公總之。洎貞元元年春一月,畢會于大梁。”按這種說法,貞元元年(公元785年)時符璘仍在魏博軍中。這與正史記載出入頗大。如碑銘可信,則新舊《唐書》中關于符璘歸附的時間及有關事件均需改正。這就給這些正史記載提出了一個需要進一步證實的問題。
當游人站在摩崖題記面前,思緒飛向那千年前的古戰(zhàn)場,仿佛能看到那翻飛的戰(zhàn)旗和奔馳的馬隊。 節(jié)選自《峭壁上的文化瑰寶》,李紅軍王冰炎文,略有改動。
作者:
(責任編輯:韶萍)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
相關新聞
- 河南曲劇:中國戲劇史上最年輕的劇種 2009-7-21 16:25:53
- 溫縣陳家溝:太極拳打出新天地 2009-7-10 9:25:23
- 雜技,閃耀世界的“濮陽制造” 2009-7-7 10:33:28
- 豫南淮濱民間泥彩塑-泥叫吹 2009-7-2 9:43:48
- 馮玉祥建立的國內第一尊孫中山銅像 2009-6-22 10:46:25
- ·[交通]7條隧道貫穿中州大道 為老城與新區(qū)“解
- ·[交通]BRT車道多處受損太顛簸 整修還靠“打補
- ·[交通]十幾對列車晚點 鐵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氣]本周雷陣雨與高溫并存 局部將有高溫悶熱
- ·[天氣]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來三天依然陰雨
- ·[交通]中州大道綜合整治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