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店宮燈:掛到了天安門和人民大會堂
http://www.b6man.com 2009-7-23 來源:綜合 點擊:次
生意做好了,王書勤對宮燈的了解也越來越深了,而且知道了宮燈的起源地原來是火店,自己讓兒子花費幾年時間學來的手藝原來是自家的。
宮燈的制作有14道工序,而且工藝非常精細,出不得分毫差錯。它的用料有緞子等布料及鋼絲、鋁合金管等。王書勤嚴格按照制作工序,精益求精,力求盡善盡美,使自家的廠子快速發(fā)展起來,工人增加到幾十人,銷路也打開了,遠銷到新加坡、澳門、廣東、新疆、上海、山東、湖北等地。
銷路雖然有了,但王書勤沒有沾沾自喜,而是在花樣上下工夫,宮燈花樣從最初的幾種,發(fā)展到幾十種,有走馬燈、七彩燈等。最大的高3米,一對幾千元;最小的高34厘米。另外他還根據客戶的要求,制作帶有喜慶吉祥圖案的燈籠以及帶有廣告宣傳語的燈籠。這樣,既有時代氣息,又順應了市場的需求。上世紀90年代,他們制作的宮燈就以工藝精良、外觀精美創(chuàng)出了品牌,暢銷全國各地,并打入東南亞等國際市場。
1990年,是火店人驕傲的一年。在全國眾多的競爭對手中,火店的宮燈以其精良的品質和獨特的人文歷史韻味被選中,懸掛到了北京天安門和人民大會堂。
借此東風,火店的宮燈廠迅速發(fā)展壯大,目前在火店鄉(xiāng),像王書勤這樣常年從事宮燈、旗穗等工藝品加工的專業(yè)戶有1500多戶。每到農閑時節(jié),在每個村的街頭巷尾、家庭院落都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村民在做工藝品,這成了當地農村特有的一道風景。王書勤告訴記者,他們的宮燈常年生產,從每年農歷十月到第二年農歷三月是銷售旺季,全國各地包括國外的都來訂貨,他們根本不用為銷路發(fā)愁。王書勤的愛人陳美萍說,工人每月至少七八百元工資,外鄉(xiāng)出去打工的多,但火店鄉(xiāng)的農民都有事做,很少出外務工,而且都很富裕,小洋樓隨處可見。陳美萍動情地說,是宮燈給農民帶來了好日子。 (據京九晚報報道,有刪改。圖片來源京九晚報。)
作者:
(責任編輯:韶萍)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
相關新聞
- 河南曲劇:中國戲劇史上最年輕的劇種 2009-7-21 16:25:53
- 鶴壁大伾山石刻上的唐代戰(zhàn)爭 2009-7-16 16:09:22
- 溫縣陳家溝:太極拳打出新天地 2009-7-10 9:25:23
- 雜技,閃耀世界的“濮陽制造” 2009-7-7 10:33:28
- 豫南淮濱民間泥彩塑-泥叫吹 2009-7-2 9:43:48
- ·[交通]7條隧道貫穿中州大道 為老城與新區(qū)“解
- ·[交通]BRT車道多處受損太顛簸 整修還靠“打補
- ·[交通]十幾對列車晚點 鐵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氣]本周雷陣雨與高溫并存 局部將有高溫悶熱
- ·[天氣]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來三天依然陰雨
- ·[交通]中州大道綜合整治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