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蘭春:世間遺響朝陽溝
http://www.b6man.com 2009-6-4 來源:大河報 點擊:次
吊唁現(xiàn)場:名家戲迷寄哀思
昨天,楊蘭春簡樸得有點寒酸的家中搭起了簡易的靈堂,供桌上放著一張楊蘭春生前比較喜歡的他夜晚伏案寫作的照片。照片兩旁懸掛著戲劇界名人許欣、牛冠力、韓玉生、葛圭章、夏相林等送的挽聯(lián):人也留天也留難割難舍朝陽溝;生倔犟死倔犟難描難繪楊蘭春。
許欣說:“楊蘭春是太行山里走出來的孩子,擁有堅韌不拔的個性,一旦認定目標(biāo)就會干到底,無論是政治觀還是藝術(shù)觀,他都不會人云亦云。”
昨天,楊蘭春去世的消息傳開后,前來吊唁的各級領(lǐng)導(dǎo)、戲劇界名家、普通的戲迷絡(luò)繹不絕,送花籃、寫挽聯(lián),表達他們無盡的哀思。
靈堂里的那張照片也勾起了很多人的回憶,想起了楊蘭春當(dāng)年忙碌的身影。
楊蘭春的女兒告訴記者:父親的照片不是在排戲,就是在寫作,他的一輩子是在工作中度過的,這張照片是父親生前比較喜歡的,他不喜歡死死板板的東西。
曾多次采訪過楊蘭春的記者知道,楊蘭春晚年一直念念不忘修改他的劇本《家里家外》,幾年前回故鄉(xiāng)武安時也帶著劇本。
楊蘭春的女兒說,父親曾多次說他沒有生活了,寫出來的東西沒以前活潑了,提出要回去深入生活。“要我陪他回去,還要做好吃苦的準備,但遺憾的是身體已不允許他長期深入生活了。即便是在病房里,他還在想著他的劇本,經(jīng)常長時間地望著天花板。有一次,手里拿著一個小本高興地對我說:最后一場寫出來了,請王基笑作曲,一定會有效果。其實他那個本子上什么也沒有,他也不知道王基笑已經(jīng)先他而去了。”
楊蘭春的女兒說:“爸爸在病房精神萎靡的時候,我們就給他放《朝陽溝》碟子,一遍一遍地放,聽著就來精神了。說這是誰這是誰,有時我給他說認錯人了,他自己也笑了。”
《朝陽溝》第三代拴保的扮演者盛紅林說:“我們曾多次到病房去看楊老師,他總是讓我給他唱《朝陽溝》,從頭唱到尾,聽著戲他的情緒很激動。”
第三代銀環(huán)扮演者楊紅霞在面對楊老的照片三鞠躬后,深情地為楊老唱起了《朝陽溝》中的“下山”。
戲迷“小生山伯”代表戲迷來到了楊老的家中,他說,楊蘭春是現(xiàn)代戲史上不可替代的人物,他的去世太突然了。“我們網(wǎng)絡(luò)戲迷會在網(wǎng)絡(luò)上通過不同的方式來悼念這位大師”。
各界追思眾人泣憶楊蘭春
昨天,河南戲曲、評論界的藝術(shù)家、評論家們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不僅對楊蘭春老師的藝術(shù)造詣給予極高的評價,憶起楊蘭春老師過去生活、工作中的點點滴滴,更是充滿深情。
李樹建(河南省劇協(xié)主席、省豫劇二團團長):
聽到這個消息,我流淚了。楊老師是我最尊重的老一代藝術(shù)家,是他編劇、導(dǎo)演的《朝陽溝》把豫劇推向了全國。他的去世,是河南文藝界、中國文藝界的重大損失。剛剛中國劇協(xié)還打來電話表達哀思。楊老師是我們晚輩學(xué)習(xí)的榜樣,他是河南豫劇的一面旗幟,我們一定繼承他的遺志,把河南豫劇推向世界。
汪荃珍(河南省豫劇三團團長):
為迎接1986年在香港舉行的“中國首屆地方戲曲展”,楊老曾為我排了一部《香囊記》。他只給我兩次機會,說如果排不好,就不讓我再演他的戲。他的嚴謹和對藝術(shù)的執(zhí)著,容不得人有半點松懈。他是一個草根編劇、導(dǎo)演,也是一個真正有品位的好編劇、好導(dǎo)演。他是我心中至高無上的好導(dǎo)演、好老師、好前輩。楊老師為三團做出了巨大貢獻,他是三團的驕傲,是豫劇的驕傲!
昨天,楊蘭春簡樸得有點寒酸的家中搭起了簡易的靈堂,供桌上放著一張楊蘭春生前比較喜歡的他夜晚伏案寫作的照片。照片兩旁懸掛著戲劇界名人許欣、牛冠力、韓玉生、葛圭章、夏相林等送的挽聯(lián):人也留天也留難割難舍朝陽溝;生倔犟死倔犟難描難繪楊蘭春。
許欣說:“楊蘭春是太行山里走出來的孩子,擁有堅韌不拔的個性,一旦認定目標(biāo)就會干到底,無論是政治觀還是藝術(shù)觀,他都不會人云亦云。”
昨天,楊蘭春去世的消息傳開后,前來吊唁的各級領(lǐng)導(dǎo)、戲劇界名家、普通的戲迷絡(luò)繹不絕,送花籃、寫挽聯(lián),表達他們無盡的哀思。
靈堂里的那張照片也勾起了很多人的回憶,想起了楊蘭春當(dāng)年忙碌的身影。
楊蘭春的女兒告訴記者:父親的照片不是在排戲,就是在寫作,他的一輩子是在工作中度過的,這張照片是父親生前比較喜歡的,他不喜歡死死板板的東西。
曾多次采訪過楊蘭春的記者知道,楊蘭春晚年一直念念不忘修改他的劇本《家里家外》,幾年前回故鄉(xiāng)武安時也帶著劇本。
楊蘭春的女兒說,父親曾多次說他沒有生活了,寫出來的東西沒以前活潑了,提出要回去深入生活。“要我陪他回去,還要做好吃苦的準備,但遺憾的是身體已不允許他長期深入生活了。即便是在病房里,他還在想著他的劇本,經(jīng)常長時間地望著天花板。有一次,手里拿著一個小本高興地對我說:最后一場寫出來了,請王基笑作曲,一定會有效果。其實他那個本子上什么也沒有,他也不知道王基笑已經(jīng)先他而去了。”
楊蘭春的女兒說:“爸爸在病房精神萎靡的時候,我們就給他放《朝陽溝》碟子,一遍一遍地放,聽著就來精神了。說這是誰這是誰,有時我給他說認錯人了,他自己也笑了。”
《朝陽溝》第三代拴保的扮演者盛紅林說:“我們曾多次到病房去看楊老師,他總是讓我給他唱《朝陽溝》,從頭唱到尾,聽著戲他的情緒很激動。”
第三代銀環(huán)扮演者楊紅霞在面對楊老的照片三鞠躬后,深情地為楊老唱起了《朝陽溝》中的“下山”。
戲迷“小生山伯”代表戲迷來到了楊老的家中,他說,楊蘭春是現(xiàn)代戲史上不可替代的人物,他的去世太突然了。“我們網(wǎng)絡(luò)戲迷會在網(wǎng)絡(luò)上通過不同的方式來悼念這位大師”。
各界追思眾人泣憶楊蘭春
昨天,河南戲曲、評論界的藝術(shù)家、評論家們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不僅對楊蘭春老師的藝術(shù)造詣給予極高的評價,憶起楊蘭春老師過去生活、工作中的點點滴滴,更是充滿深情。
李樹建(河南省劇協(xié)主席、省豫劇二團團長):
聽到這個消息,我流淚了。楊老師是我最尊重的老一代藝術(shù)家,是他編劇、導(dǎo)演的《朝陽溝》把豫劇推向了全國。他的去世,是河南文藝界、中國文藝界的重大損失。剛剛中國劇協(xié)還打來電話表達哀思。楊老師是我們晚輩學(xué)習(xí)的榜樣,他是河南豫劇的一面旗幟,我們一定繼承他的遺志,把河南豫劇推向世界。
汪荃珍(河南省豫劇三團團長):
為迎接1986年在香港舉行的“中國首屆地方戲曲展”,楊老曾為我排了一部《香囊記》。他只給我兩次機會,說如果排不好,就不讓我再演他的戲。他的嚴謹和對藝術(shù)的執(zhí)著,容不得人有半點松懈。他是一個草根編劇、導(dǎo)演,也是一個真正有品位的好編劇、好導(dǎo)演。他是我心中至高無上的好導(dǎo)演、好老師、好前輩。楊老師為三團做出了巨大貢獻,他是三團的驕傲,是豫劇的驕傲!
作者:張體義 張紅梅 吳戰(zhàn)朝
(責(zé)任編輯:韶萍)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
相關(guān)新聞
-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狀元宰相呂蒙正 2009-6-2 13:23:50
- 高云峰:《大國醫(yī)》女主角云鶴鳴的原型 2009-5-25 10:09:53
- “高陽酒徒”酈食其:指揮楚漢如旋蓬 2009-5-21 10:05:13
- 崔顥:李白佩服的開封詩人 2009-5-20 9:33:27
- 李公濤:當(dāng)代文化愚公 2009-5-19 8:02:09
- ·[交通]7條隧道貫穿中州大道 為老城與新區(qū)“解
- ·[交通]BRT車道多處受損太顛簸 整修還靠“打補
- ·[交通]十幾對列車晚點 鐵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氣]本周雷陣雨與高溫并存 局部將有高溫悶熱
- ·[天氣]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來三天依然陰雨
- ·[交通]中州大道綜合整治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