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樣畫葫蘆”的陶谷
http://www.b6man.com 2009-11-16 來源:大河報 點擊:次
“依樣畫葫蘆”是人們經(jīng)常使用的一個成語,比喻單純模仿,毫無新意。這個成語是宋太祖趙匡胤贈送給手下一名文臣的,獲此“殊榮”的就是北宋初年的翰林學(xué)士陶谷。
文化人陶谷在歷史上也算個小有名氣的筆桿子,據(jù)說在后周北宋之交,“文翰為一時之冠”。但此君又是個典型的酸秀才,總喜歡人前賣弄兩下。他與趙匡胤還真有些緣分,兩人一同效命后周,同為一代明君周世宗的得力干才,不同的是,一個是文臣,一個是武將。
公元960年,身為武將的趙匡胤耐不住寂寞,在陳橋弄出了黃袍加身的兵變,一舉成為大宋王朝的首席天子,身為文臣的陶谷及時轉(zhuǎn)變立場,成了趙皇帝的衷心擁戴者。禪位大禮那天,老趙只顧興奮,居然把禪位詔書這么重要的一個準(zhǔn)備工作給忘了,直到禮數(shù)進(jìn)行到這個關(guān)口,老趙才如夢方醒。怎么辦?就在這個難堪的節(jié)骨眼上,陶谷不慌不忙地從袖中抽出早準(zhǔn)備好的詔書呈了上去,就這樣,一場禪位“危機(jī)”讓陶谷的及時雨輕松化解了。
然而,陶谷的先見之明并未博得新主子的歡心,原因是趙匡胤一向不待見嘩眾取寵之人,而陶谷玩的小伎倆,至少有八成以上這方面的嫌疑。所以,盡管陶谷“救駕”有功,但趙匡胤并沒有把他當(dāng)功臣看。正因為這樣,在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干部人事調(diào)整時,為元首登基立過大功的陶谷居然原封不動,依然干他的老本行——翰林學(xué)士承旨,給皇帝做些文秘工作。
陶谷在翰林院一干就是幾年,這期間不時有同僚被組織部門提拔升遷,委以重任?吹酵壣踔料录壱粋個都在進(jìn)步,而自己卻沒有任何出頭跡象,陶谷心里怎一個急字了得。咋辦?想轍吧,興許老趙把自己忘了,給他個善意提醒總該可以吧?于是和同黨一合計,由人代勞向趙匡胤要起官來。來者對趙匡胤說:“陶翰林長期在翰林院服務(wù),出力不小,貢獻(xiàn)很大,這樣的有功之人不應(yīng)埋沒!”
來者滿懷期待等好,不料老趙卻冷冷地甩出話來:“是嗎?我怎么聽說翰林們起草文書,都是把前人的舊作拿來,置換幾個詞句,不過是‘依樣畫葫蘆’而已,這種事有何難?又有何貢獻(xiàn)可言?!”
陶谷本想要官,不想官沒討來,卻要來了“依樣畫葫蘆”的譏笑,一肚子委屈、怨恨無處發(fā)泄,于是就用自己擅長的詩文在玉堂之壁書下一首酸不溜丟的打油詩:“官職須由生處有,才能不管用時無?靶擦痔諏W(xué)士,年年依樣畫葫蘆。”
陶學(xué)士的滿腹牢騷總算痛快淋漓地發(fā)泄了一回,可也正是這個發(fā)泄把他自己原本不寬的官路徹底堵死。他的題詩很快傳到趙匡胤的耳中,據(jù)說“太祖益薄其怨望,遂決意不用矣”。陶谷雖心有不甘,但也無可奈何,只能乖乖地憋屈在翰林院,依樣畫他的“葫蘆”了。
文化人陶谷在歷史上也算個小有名氣的筆桿子,據(jù)說在后周北宋之交,“文翰為一時之冠”。但此君又是個典型的酸秀才,總喜歡人前賣弄兩下。他與趙匡胤還真有些緣分,兩人一同效命后周,同為一代明君周世宗的得力干才,不同的是,一個是文臣,一個是武將。
公元960年,身為武將的趙匡胤耐不住寂寞,在陳橋弄出了黃袍加身的兵變,一舉成為大宋王朝的首席天子,身為文臣的陶谷及時轉(zhuǎn)變立場,成了趙皇帝的衷心擁戴者。禪位大禮那天,老趙只顧興奮,居然把禪位詔書這么重要的一個準(zhǔn)備工作給忘了,直到禮數(shù)進(jìn)行到這個關(guān)口,老趙才如夢方醒。怎么辦?就在這個難堪的節(jié)骨眼上,陶谷不慌不忙地從袖中抽出早準(zhǔn)備好的詔書呈了上去,就這樣,一場禪位“危機(jī)”讓陶谷的及時雨輕松化解了。
然而,陶谷的先見之明并未博得新主子的歡心,原因是趙匡胤一向不待見嘩眾取寵之人,而陶谷玩的小伎倆,至少有八成以上這方面的嫌疑。所以,盡管陶谷“救駕”有功,但趙匡胤并沒有把他當(dāng)功臣看。正因為這樣,在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干部人事調(diào)整時,為元首登基立過大功的陶谷居然原封不動,依然干他的老本行——翰林學(xué)士承旨,給皇帝做些文秘工作。
陶谷在翰林院一干就是幾年,這期間不時有同僚被組織部門提拔升遷,委以重任?吹酵壣踔料录壱粋個都在進(jìn)步,而自己卻沒有任何出頭跡象,陶谷心里怎一個急字了得。咋辦?想轍吧,興許老趙把自己忘了,給他個善意提醒總該可以吧?于是和同黨一合計,由人代勞向趙匡胤要起官來。來者對趙匡胤說:“陶翰林長期在翰林院服務(wù),出力不小,貢獻(xiàn)很大,這樣的有功之人不應(yīng)埋沒!”
來者滿懷期待等好,不料老趙卻冷冷地甩出話來:“是嗎?我怎么聽說翰林們起草文書,都是把前人的舊作拿來,置換幾個詞句,不過是‘依樣畫葫蘆’而已,這種事有何難?又有何貢獻(xiàn)可言?!”
陶谷本想要官,不想官沒討來,卻要來了“依樣畫葫蘆”的譏笑,一肚子委屈、怨恨無處發(fā)泄,于是就用自己擅長的詩文在玉堂之壁書下一首酸不溜丟的打油詩:“官職須由生處有,才能不管用時無?靶擦痔諏W(xué)士,年年依樣畫葫蘆。”
陶學(xué)士的滿腹牢騷總算痛快淋漓地發(fā)泄了一回,可也正是這個發(fā)泄把他自己原本不寬的官路徹底堵死。他的題詩很快傳到趙匡胤的耳中,據(jù)說“太祖益薄其怨望,遂決意不用矣”。陶谷雖心有不甘,但也無可奈何,只能乖乖地憋屈在翰林院,依樣畫他的“葫蘆”了。
作者:許禾鋼
(責(zé)任編輯:韶萍)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
相關(guān)新聞
- 北宋年間的父子狀元 2009-11-25 15:21:55
- 嫫母與“軒轅作鏡” 2009-11-18 9:44:22
- 宋哲宗趙煦親政復(fù)舊法 2009-11-13 9:41:12
- 北宋武官賈奕為李師師吃醋遭流放 2009-11-10 14:17:06
- 潘安:美貌如畫 孝心可嘉 2009-11-9 9:28:26
- ·[交通]7條隧道貫穿中州大道 為老城與新區(qū)“解
- ·[交通]BRT車道多處受損太顛簸 整修還靠“打補(bǔ)
- ·[交通]十幾對列車晚點 鐵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氣]本周雷陣雨與高溫并存 局部將有高溫悶熱
- ·[天氣]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來三天依然陰雨
- ·[交通]中州大道綜合整治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