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鄉(xiāng)村女校長"李靈感動中國
http://www.b6man.com 2010-1-5 來源:綜合 點擊:次
【李靈】最怕辜負大家的愛
圖書6萬多冊、書柜20個、電腦8部、鋼琴一部、電子琴4部、衣物和體育器材若干、捐款11萬多元……這些來自社會各界的捐贈,被李靈一一登記珍藏。
“我們?nèi)笔裁矗鐣徒o什么,這逼著我們要有更大的提高。做不好,良心上過不去!”李靈在鄭州收書的時候,許多送書給她的人沒有留下名字,這讓她覺得很遺憾。后來,只要有人給學校捐款捐物,不管捐多少,李靈一律記在本子上。
李靈經(jīng)常翻看這個小本子。有空的時候,她會一一打電話或者發(fā)短信,向每一個幫助她的人說聲“謝謝”,有時她還登門拜訪。一個叫陳萬春的老人捐了兩萬元。老人家在新密,李靈選擇一個周末,帶上兩個學生和一些土特產(chǎn),坐車到新密看望陳萬春。
每收到一筆捐款,李靈都會主動詢問捐贈人錢想怎么用。一個在外地打工的人每個月給學校捐200元錢,李靈在電話里和他商議好,用這筆錢批發(fā)桶裝水,解決孩子們喝水的問題。
后來,捐款人給李靈發(fā)來一條短信:“你念念不忘別人的恩惠,心中常懷感激之情,足以為人師表、學生楷模。”李靈說,等將來有了新校舍,一定要立一塊碑,刻上所有捐助人的名字,一塊碑不夠用,就再立一塊。
在學校,李靈把對捐助者的感恩,化為對孩子們的愛。
按規(guī)定,在學校吃飯的學生一頓要交一塊錢。“四、五年級的孩子,一頓能吃三四個饅頭,一塊錢根本不夠。”盡管如此,李靈還是讓食堂盡量把伙食辦得好一點,除了饅頭,還有包子,每周孩子們還能吃上一次煮雞蛋和油炸丸子。
這段時間鬧“甲流”,李靈買來十幾支溫度計和一堆備用藥,分發(fā)給每個班主任,叮囑說:“小孩有病直接送醫(yī)院,不管家長來不來,醫(yī)藥費記到學校賬上。”
盡管是民辦學校,但李靈沒有把學校當做“私產(chǎn)”。這學期,李靈還準備把一部分圖書借給其他學校用,“必須保管好,再舊的書我也不能讓它丟了。”她說。
采訪中,記者獲悉,淮陽縣已經(jīng)批了12畝地,準備擴建李靈希望小學。盡管建校資金還是個大問題,但李靈已經(jīng)在規(guī)劃新校:“新學校想建成‘品’字形,在門口設(shè)個文化長廊,里面是文化大院,除了標準化教室,還要有圖書室、電腦室、音樂教室和學生宿舍。用不完的地,可以種點菜,讓孩子們自己勞動。”
更讓李靈高興的是,今年9月開學時,周口師范學院的3名畢業(yè)生邵慧蓮、李莉莉、畢霞來到學校,要在這里支教兩年。其中邵慧蓮家在太康縣,進校至今,還沒回過一次家。“李靈姐把學校當成了家,這里條件再苦,我們也都能堅持下去。”揉著凍裂流血的手背,邵慧蓮笑著說。
最近一段時間,希望小學的報道占據(jù)了從地方到中央許多媒體的重要版面,網(wǎng)友更是好評如潮,稱贊李靈是“最美鄉(xiāng)村女校長”。對這些,李靈看得很淡:“我不想看那些報道,也不上網(wǎng)。我不在乎別人咋說,只想盡量排除干擾,做好該做的事兒。我最大的壓力,是怕辜負了大家的關(guān)愛。”
和李靈道別時,教室里正傳來孩子們清脆響亮的讀書聲。這個隱沒在豫東大地的希望小學,不僅孕育著李靈的希望,也正升騰起一個鄉(xiāng)村的希望。(原文轉(zhuǎn)自大河報,孟冉/文;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作者:
(責任編輯:韶萍)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
相關(guān)新聞
- “笑罵從汝”的鄧綰 2009-12-28 15:07:28
- “威風少俠”張開印 2009-12-23 13:53:15
- 宋太宗為黎民百姓雪中送炭 2009-12-18 10:06:57
- 宋徽宗的罪己詔“悔之何及” 2009-12-16 10:13:07
- 北宋宰相王安石 吃飯實在不講究 2009-12-15 10:05:20
- ·[交通]7條隧道貫穿中州大道 為老城與新區(qū)“解
- ·[交通]BRT車道多處受損太顛簸 整修還靠“打補
- ·[交通]十幾對列車晚點 鐵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氣]本周雷陣雨與高溫并存 局部將有高溫悶熱
- ·[天氣]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來三天依然陰雨
- ·[交通]中州大道綜合整治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