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人太后引領(lǐng)鮮卑改制
http://www.b6man.com 2011-7-6 來源:大河報 點(diǎn)擊:次
寫《厚重河南》將近十年了,走訪過不少墓冢,一般而言,古墓冢并無陰森氣象,但大多傾頹荒蕪,了無生氣。不過,有兩個墓冢例外,一個是劉秀墳,另一個是孝文帝元宏的長陵。這兩個墓冢植被茂盛,生機(jī)盎然,令人稱奇。
劉秀墳周圍生長著上千棵古柏,密林間芳草萋萋,連翹飄香,幽趣悠然。與已成景區(qū)的劉秀墳相比,元宏長陵則更富野趣,這里僻靜無人,路旁雜花繽紛,野鳥飛舞,墓冢更被茂密的植被嚴(yán)嚴(yán)實(shí)實(shí)地覆蓋,我們試圖走上去,但被層層植被擋住,別說路徑,連個縫隙都找不到。正躊躇間,一個小刺猬不知從哪里鉆了出來,對著我們探頭探腦。吃驚之余,我們拿出相機(jī)給它留影,那小家伙對鏡頭瞪著眼睛,毫不畏懼。
劉秀、曹操、元宏,先后定策以洛陽為首都,曹操墓不在洛陽,而對葬于洛陽的這兩位,這片土地似乎給予了特別的厚愛,令他們身后千余年,墓冢仍青蔥茂盛,意趣盎然。
元宏的墓冢原本不會在洛陽,他曾在平城(今山西大同)文明太后永固陵附近,為自己預(yù)建了“壽宮”,遷都洛陽后,為了讓鮮卑人安下心來,他下令不得歸葬,他那個“壽宮”,自然成了“虛宮”,“號曰‘萬年堂’”。
對于元宏來說,放棄平城絕非易事,那里宮闕宏偉,城市繁華,是他從小生長的家鄉(xiāng)。洛陽雖為舊都,卻已荒廢了近200年,營建為新都,是個浩大的工程。必然有種巨大的力量,推動著他走向洛陽。
劉秀墳周圍生長著上千棵古柏,密林間芳草萋萋,連翹飄香,幽趣悠然。與已成景區(qū)的劉秀墳相比,元宏長陵則更富野趣,這里僻靜無人,路旁雜花繽紛,野鳥飛舞,墓冢更被茂密的植被嚴(yán)嚴(yán)實(shí)實(shí)地覆蓋,我們試圖走上去,但被層層植被擋住,別說路徑,連個縫隙都找不到。正躊躇間,一個小刺猬不知從哪里鉆了出來,對著我們探頭探腦。吃驚之余,我們拿出相機(jī)給它留影,那小家伙對鏡頭瞪著眼睛,毫不畏懼。
劉秀、曹操、元宏,先后定策以洛陽為首都,曹操墓不在洛陽,而對葬于洛陽的這兩位,這片土地似乎給予了特別的厚愛,令他們身后千余年,墓冢仍青蔥茂盛,意趣盎然。
元宏的墓冢原本不會在洛陽,他曾在平城(今山西大同)文明太后永固陵附近,為自己預(yù)建了“壽宮”,遷都洛陽后,為了讓鮮卑人安下心來,他下令不得歸葬,他那個“壽宮”,自然成了“虛宮”,“號曰‘萬年堂’”。
對于元宏來說,放棄平城絕非易事,那里宮闕宏偉,城市繁華,是他從小生長的家鄉(xiāng)。洛陽雖為舊都,卻已荒廢了近200年,營建為新都,是個浩大的工程。必然有種巨大的力量,推動著他走向洛陽。
作者:
(責(zé)任編輯:文斐)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
相關(guān)新聞
- 文化中原歷史名人-屈原 2011-5-23 10: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