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鑾鼻半島位于臺灣的最南端,地勢東陡西緩,沿岸布滿珊瑚礁。“鵝鑾”一詞為排灣族語,有“帆船”之意;鵝鑾鼻的地標為鵝鑾鼻燈塔,也是臺灣尾的代表。燈塔塔身全白,呈圓柱形,高18公尺,周長110公尺,分4層,光力可達20海里之遠,強度幾為亞洲燈塔之冠,有“東亞之光”的美譽。
公園位在燈塔右后方的海岸邊,占地59公頃,是以珊瑚礁石灰?guī)r地形為主的風景區(qū),有一條賞景路線貫穿好漢石、妙妙洞、滄海亭、迎賓亭、獵豬石、相逢谷、古洞、虬榕、非非洞等18處勝景。而白色的“臺灣最南點”意象標志,側看象拇指,清楚的標示出地球上臺灣最南點的所在位置。
巴士海峽和太平洋的滔滔白浪經年在此澎湃交鋒,而鵝鑾鼻燈塔聳立海岸邊,始終靜默護衛(wèi)著臺灣的最南線。
乘車風向標
1、由恒春搭往鵝鑾鼻、水蛙窟、坑仔內的臺汽、屏東或高雄客運,在鵝鑾鼻下車。
2、由高雄火車站前、小港機場搭往鵝鑾鼻的臺汽、高雄客運,在鵝鑾鼻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