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雜湯 香飄七賢村
七賢民俗村小吃街的這家牛雜老店店主崔中林,是地地道道的博愛人,今年已經(jīng)57歲,一臉皺紋寫滿了滄桑。而這家牛雜老店也已經(jīng)過了三代傳承,那鍋煮牛雜的老湯,據(jù)說是從老一輩一直沿用至今,至于真假,當(dāng)然無人去查考,但滋味獨特確是不爭的事實。
崔中林將牛雜湯鍋擺在室外,鍋內(nèi)的“牛下水”拌入茴香、八角、桂皮等香料,在老湯里咕嘟咕嘟滾沸著,不蓋鍋蓋,讓它猛燉。待牛臉、肚、肝、肺、蹄筋等煮爛后,再用鐵鉤勾出,切碎備用。隨后將骨湯煮沸,將煮好的牛雜二次入鍋加熱后盛入碗中,撒上蔥花、香菜、五香粉、胡椒粉,舀一勺熱騰騰的老湯一沖,香味隨風(fēng)飄蕩,令人饞涎欲滴。
一碗牛雜湯在手,濃湯看著很清爽,透過濃湯也能看得出食材很新鮮,而且煮得時間剛剛好,色澤變得濃郁的同時牛雜的口感也剛好。往下?lián),?nèi)容可豐富了,牛臉、肚、肝、肺、蹄筋、百葉等應(yīng)有盡有,特別是牛百葉,毛毛的樣子,吃上去卻十分爽滑,而且十分入味。湯飄著濃濃的香氣,牛雜的香味令人垂涎。而且,與羊雜湯相比,最大的不同是牛雜湯沒有膻味,適宜各種口味的人群,加上牛雜沒有肥油,吃起來筋道的同時,一點也不膩。
此時,店內(nèi)已滿是食客,認(rèn)識的和不認(rèn)識的,大家湊在一起,吃一塊牛雜,喝一匙鮮湯,說一些街頭趣聞,圖的是同吃同樂的熱鬧勁兒。有愛吃泡餅的食客,先吃餅,再吃牛雜,然后澆上幾勺湯汁。愛吃辣的再給潑上一勺辣椒油,又是難得的一種滋味。吃罷,頓時額頭冒出微汗,通體活絡(luò)舒坦,渾身暖暖和和。然后一抹嘴,趁著熱乎勁兒繼續(xù)逛七賢民俗村,真是賽過活神仙。
牛雜湯 由來故事多
說起這傳承三代的牛雜湯,崔中林說,他聽老一輩人談到,過去因為老百姓生活清貧,吃牛肉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好的牛肉大多會腌制起來等到過年吃。在平時,宰一頭牛,煮一鍋牛湯足以香飄四鄰,長年沾不到多少油腥的村民此時會手拿海碗,排隊等喝牛湯。后來,有人就用“牛下水”燉湯,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其味道并不比牛肉湯差,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了今天的牛雜湯。
記者又翻閱了一下文史資料,發(fā)現(xiàn)有關(guān)牛雜由來的傳說還真不少。其中最具神話色彩的是,據(jù)說上古一位大王在先農(nóng)壇親耕祭祀農(nóng)神時,突然天降大雨,大王看到當(dāng)?shù)匕傩震囸~,立即下令屠宰親耕的牛,將其牛肉、牛肚、牛心、牛肝、百葉、牛腸等放入鍋中。百姓食后醇正鮮美,味道甚好,至此流傳于世。
還有一個傳說是從湛江的湖光巖說起。相傳原先那里并沒有湖,原是寧、托兩個村莊,住有數(shù)十戶人家,男耕女織,人們原本都過著安定和平的生活。有一天晚上,一頭白牛不知從什么地方來到村里,無知村民欲擒而殺食之。有一老嫗見狀勸告曰:此乃天宮下凡神牛,切不可傷害,若加傷害,必遭其禍!眾村民不聽勸告,將牛宰而烹食之。是夜,雷霆地裂,頃刻二村沉淪為湖泊,惟老嫗與兒子不食而平安無恙。老嫗知此乃天庭報應(yīng),遂取來牛雜加入各種藥材及一些特別配料以砂缸燉熬,意籍藥療以復(fù)白牛元神并祭奠遭難的村民,祈禱蒼生平安。終于感動天庭,白牛復(fù)活并馱著老嫗升天了,該湖從此水凈如鏡;其水位終年平穩(wěn),淫雨數(shù)月不溢,大旱百日不涸。后時常有一白牛與一仙女出現(xiàn)在陷湖和七星巖洞間,其行蹤飄忽,專為黎民消災(zāi)賜福。于是,人們便修筑了一座白牛仙女雕像以紀(jì)念。后來,此燉制牛雜的秘方流傳于世并在民間傳承。
不過,不管牛雜究竟從何而來,其獨特的風(fēng)味確實很贊。而且,也正是由于其蛋白質(zhì)較高,營養(yǎng)豐富,且很容易被腸胃吸收,是有益于健康的絕佳食品,后被人們稱之為“牛雜碎”。
湯美味 選料很講究
說話間,灶火上的牛雜湯已熱氣騰騰,鮮香的牛雜湯濃香四溢。眼前的這碗牛雜湯濃香撲鼻、色澤美觀,入口后質(zhì)嫩味美,醇而不腥,辣而不燥,只覺舌尖的味蕾輕盈地舞蹈,頰間的余香裹著靈魂搖曳,讓人溫暖至心、回味悠長。
崔中林說,牛雜湯味美與否,均以湯汁取勝,熬中見長。新鮮的牛骨加上少許生姜去腥,先猛火煮沸,繼之文火煨燉,熬上六七個小時,牛骨的味道才會慢慢滲出。這樣熬出來的湯汁最為純正和地道,即便不加其他配料,原汁原味的湯汁也足夠鮮香濃郁。
當(dāng)然,牛雜湯自然離不開它的雜。而要做好牛雜湯,原材料很重要,每次崔中林都會親自去往博愛縣購買原料。對于原材料如何選擇,他表達不出來,但他只要看一看食材的顏色,就可以挑選出合適的原料。
買回原料后,開始燉煮,一般需要燉6個小時,才能燉出濃濃的香氣。等牛骨的味道滲入湯中,再加入花椒等10余種配料,熬成一鍋香氣濃郁又看著清爽的,才是好湯。
而且,牛雜湯不用放味精,因為越煮越濃香,放味精多此一舉。
“煮牛雜湯的配料是有比例的,不是隨心所欲,要求是既能除去腥味,又不會蓋掉牛雜湯的香味,這個比例怎樣掌握,每家有自己的獨門秘方。”崔中林說。若是這比例掌握不好,牛雜湯可能就要令人大失所望了。
全部準(zhǔn)備妥當(dāng)后,等食客來了,架起濃湯,放入牛雜,再煮開就可以上桌了。牛雜上桌前先喝一碗湯,然后可以加入各種配料,霎時間,第二碗中的牛雜湯就變得姹紫嫣紅,別有一番滋味了。
此外,牛雜的魅力不僅在于味道,還和它的營養(yǎng)價值有關(guān)。牛雜湯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水溶性營養(yǎng)物,很容易被胃腸吸收,是一種極受歡迎的滋補品。而牛雜湯還有一個妙處,就是不同的牛雜有不同的功效,就像具有補血、明目、清心的牛肝,滋陰壯陽的牛腰,利于消化的牛百葉等,都是對人體頗有益處的食材。食用牛雜湯時,除了可以選擇口味外,還能根據(jù)自己身體的情況選擇食用牛的不同部位。當(dāng)然,牛雜湯雖好,但也不能過度飲食,因為牛雜的膽固醇含量很高,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最好不要食用。身體健康的食客們也要適量食用,不要讓“大補”變成“過補”。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fù)責(zé)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