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秀閣
第七景區(qū)藏秀閣是洞內(nèi)觀賞面積較小的一個景區(qū)。面積雖小但卻小巧玲瓏,景觀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接。景區(qū)分上下兩層,洞頂有一直徑1.6米的洞口,從洞口望去,只見洞中石筍、石花密布,景色迷人,洞口周圍垂掛的鐘乳石更是如簾如幕,因此處尚未完成開發(fā),不能欣賞全部景觀,所以叫做“藏秀閣”。這里的又一看點叫做“情侶石”,是兩細小石筍經(jīng)漫長時間連合在一起而成的,仿佛一對熱戀的情侶相互依偎,它的位置就在“千年一吻”同側向前的2.5米處。
石林坊

第八景區(qū)石林坊是洞內(nèi)開發(fā)的最后一個景區(qū),景觀分散、成因復雜是這個景區(qū)的特點。景區(qū)內(nèi)最吸引游客的是由一片片長短不等的鐘乳石排列齊整懸掛在洞壁上,形成寬8米,長6.4米的石簾,尤如石林倒掛,能與路南石林平分秋色.在石簾的正前方有一潭碧水,因水中生長有蓮花盆而取名為“蓮花池”;厣碛铱矗啥幢诹魉诘孛嫔闲纬蔂钊鐚訉犹萏锏某练e物,取名“流石壩”。與石簾同側的洞壁上有兩面相鄰生長的石盾,一面直徑0.51米的盾板正對觀景臺,另一面直徑0.77米方向相反,形成互為陰陽的奇特景象,被地質(zhì)界稱為“陰陽盾”,世界稀有。最后,位于石簾右側,一個長4.8米的混合沉積物,形似烏龜,其行進方向正對出口,所以取名“銀龜指路”。
與第八景區(qū)石林坊依依作別,通過120米,高2.5米的人工隧道即可出洞。
景觀特點

玉柱潭以粗細不等的石柱群開門見山地展現(xiàn)喀斯特地貌特征。石柱是石筍和鐘乳石上下銜接的結果。石筍組成的金龜渡仙翁及壁流石繪出的五佛畫山成為耐人尋味的景觀。溢彩殿傾斜而中空,有一組被稱作鱷魚的石筍,賦予它長壽的秘訣在于問心無愧的人生意念得到游人青睞。疊幃宮石旗、石幔密集懸掛洞頂,地面石筍星羅棋布,其中玉白色斜塔層次清楚,玲瓏剔透,依坡傾斜,是一道引人入勝的風景,幊貙m高28米,面積1600平方米,景觀密集。白玉山橫貫南北,山頂石筍一字排開,儼然亭臺樓閣;山坡石瀑懸垂,如幔如帳;洞頂錐狀石如同冰掛。菊花石、雪花石成簇成片,晶瑩透亮。洞中荷盤池水,石獅昂首,寶象仰鼻,栩栩如生。居中石柱,三人可抱,盤龍繞鳳,古色古香。紫霞谷底一座7層石塔,小巧玲瓏,規(guī)范到無可挑剔,幊貙m的6面石盾和藏秀閣的卷曲石、娥管是溶洞景觀的珍品。它們和石筍、鐘乳石一起閃放著迷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