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6日,方城縣拐河鎮(zhèn)黃土崗村農耕文化園內一片熱鬧的景象。
綠油油的菜地、二十四節(jié)氣農耕文化墻,步入農耕文化園,處處皆景,農家韻味十足。耕、耙、簸箕、石碾……各樣農耕器具前,孩子們在老師手把手的指導下,興致勃勃地嘗試鋤地、育苗、栽種等?粗说乩镞@些“小農夫”,村支部書記李麗說:“這些農耕活動在過去不是稀奇事,但現(xiàn)在讓孩子們學些傳統(tǒng)農耕文化,懂得糧食來之不易非常重要。”農耕文化園是拐河鎮(zhèn)“一宅變四園”工作的一個縮影,拐河鎮(zhèn)切實考慮群眾利益,通過“四園”建設,讓“鄉(xiāng)丑”變“鄉(xiāng)愁”,帶動綠化、亮化,讓村莊變規(guī)范、變整潔、變美麗。
機制賦能,讓群眾拆的“順心”。成立殘垣斷壁拆除專班,在全面摸底排查的基礎上,建立臺賬,逐戶研判,細化整治方案。做好示范帶動,動員黨員干部及親屬“刀刃向內”,帶頭拆除;發(fā)揮“四議兩公開”作用,形成共識,一碗水端平,給干群吃下“順氣丸”;簽訂《宅基地占有、使用證明》,明確四鄰邊界,組長、村民代表簽字,村委蓋章,司法公證,留足資料,建立檔案,明確群眾宅基地所有權、使用權和受益權,讓群眾吃上“定心丸”。
科學規(guī)劃,讓群眾看著“稱心”。按照“籌資酬勞、舊物利用、簡易節(jié)約、一村一品、注重內涵、鄉(xiāng)土特色”的原則,對拆后的宅基地,結合地理位置、重建時間,打造村莊“微景觀”;精心指導,典型帶動,結合“五美庭院”評選,動員群眾在房前屋后建設“小菜園、小花園”。開展農耕文化教育,在拆除后的宅基地上,建成“菜、花、游、學”四位一體農耕文化實踐基地,和農耕文化實踐課相結合,學校托管、班級認養(yǎng),有效解決園子后續(xù)管理問題,真正實現(xiàn)了變“廢”為“寶”。目前,拐河鎮(zhèn)建設“四園”26處,農耕文化園2處,評出“花園居戶”168戶,深得群眾擁護。
以點帶面,讓群眾住著“舒心”。拐河鎮(zhèn)以“一宅變四園”為撬板,帶動村莊亮化綠化美化。在亮化道路的同時,營造景觀,打造“燈火璀璨小上海”夜景,目前全鎮(zhèn)80%以上的中心村和行政村主干道已經完成亮化。在綠化上,2022年以來綠化通道28公里,綠化自然村116個,完成國儲林建設850畝,石漠化治理810畝。在美化上,對鎮(zhèn)區(qū)主干道兩側房屋進行徽派立面改造,同時開展墻體美化,設立創(chuàng)意藝術墻56面,設立廣告宣傳欄52處,有效破解“紙張隨意貼,廣告布滿街”現(xiàn)象,鎮(zhèn)村形象進一步提升。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