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世人對洛陽的著迷,大多是從這句詩開始。
千年古都、歷史名城、文明之源、天下之中,洛陽是最早的中國,用一種磅礴的氣勢,守護著這片古老厚重的土地。
△圖源:洛陽文旅公益圖庫,王煜文 攝
漢服穿越、遍地牡丹、推門見綠、青春活力……洛陽在城市洪流中闖出一片天,以獨具特色的魅力吸引著萬千青年。
你為什么會愛上洛陽?
跟著洛洛一起,從A數(shù)到Z,尋找屬于你的那個答案~
距離市區(qū)40分鐘的萬安山,是洛陽人愜意的后花園。
暮色暗淡,帳篷、樹枝、房屋如鑲金邊,抬頭望去如夢似幻。在萬安山看日落,是一件極其浪漫的事。隨著時間流逝,一抹殘陽將遙遠的天際涂成橙紅、深紫、灰藍,連綿的山巒成了一幅水墨畫,余暉打在山巒上的陰影不斷流轉。
若隱若現(xiàn)的美好,模模糊糊的遐想,晚風里藏的盡是世間浪漫。
白馬寺,坐擁一個“第一”和一個“唯一”——中國第一座官建的佛寺和世界上唯一一座擁有四國風格的國際化寺院。古樸典雅,紅墻青瓦,寺廟處處都透露著寧靜的氣息。
深秋的下午,人影綽綽,寺院一隅的紅色城墻,皆是散落的黃昏許下的心愿,愿你在每一個陽光沐浴的日子,都能順遂平安。
△圖源:洛陽文旅公益圖庫,段萬卿 攝
瀍壑朱櫻是洛陽八小景之一,河流經(jīng)郎山,年久成壑,兩岸遍植朱櫻,萬木回春之際,極目遠眺,綠樹從中櫻桃露出朱顏,綿延數(shù)里,十分壯觀,故被稱為“瀾壑朱櫻”。
陽春三月,櫻花爛漫,與高聳的朱櫻塔形成奇觀,讓人心動不已。朱櫻塔處還是攝影愛好者青睞的賞月勝地,夜幕下的朱櫻塔、團城閣,明亮、古樸,相映成輝,憑欄遠眺,上有明月當空,下有萬家燈火,耳邊水聲潺潺,頗有“近水樓臺先得月”之感。
作為中西部非省會城市唯一擁有地鐵的城市,在洛陽,一張地鐵票就可以游遍多個熱門景區(qū)。
洛陽目前共有2條軌道交通線,橫貫洛陽主城區(qū)東西南北,線路總長突破40公里。地鐵上有著濃濃的洛陽韻味,門壁上藏得是素雅的工筆牡丹,通道上的壁畫是“萬國來朝”的古代盛景,在地鐵站間來回穿梭,仿佛進入時空隧道,古都的氣韻和繁華一一盡顯。
這里藏著“最早的中國”歷史遺跡。博物館依托二里頭遺址而建,匯集了二里頭遺址自1959年發(fā)現(xiàn)以來考古發(fā)掘研究成果的精華。
作為知名的“網(wǎng)紅博物館”,走進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便可領略“華夏第一王都”曾經(jīng)的輝煌。中國最早的“紫禁城”、中國最早的“井”字形城市主干道網(wǎng)、中國最早的車轍,作為“最早的中國”的展示平臺,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像是一本立體的、鮮活的夏朝“歷史書”。
△張明杰 攝
烏篷船,聽雨眠,一蓑煙雨枕江南。
進入秋冬季,隋唐城遺址植物園的滴翠湖別有一番江南風韻,湖上泛舟,與幾只鴨子偶遇,看湖中魚兒嬉戲,遠離吵鬧的人群,只有耳邊的水聲潺潺和微風拂過的清涼,身與心在此刻達到從未有過的放松。
△圖源:洛陽文旅公益圖庫
全國最刺激的博物館之一,當屬洛陽古墓博物館!
“北部山頭少閑土,盡是洛陽人舊墓”。洛陽古墓博物館是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館,位于洛陽北部的邙山,網(wǎng)友評論:“不僅接地氣而且接地府”。
走過按原樣復制搬遷的墓室,可以看到墓主人的墓志銘、浮雕壁畫、隨葬品、石棺,甚至有用粉筆畫出墓主人骨骼的位置,沉浸式體驗爆棚。其中北宋墓葬的壁畫婦人啟門圖實為珍品,不容錯過。
△圖源:洛陽文旅公益圖庫,張然 攝
大概是歷經(jīng)4000多年城市史積淀下來的骨子里的開放態(tài)度,在洛陽,不管你穿什么都不會令人覺得奇怪。
發(fā)髻高盤的“貴妃”、輕盈優(yōu)雅的延吉姑娘、一步一搖的苗疆少女、氣質非凡的青衣公子、瀟灑帥氣的武林俠士......不論性別,不拘年齡,洛陽的大街仿佛成了影視基地,處處皆是劇中人物,打卡拍照,沿街騎行,漢服出圈的洛陽吸引全國各地游客來此體驗。
說都愛洛邑古城,并無道理。
作為全國最火的漢服打卡地之一,洛邑古城可以說一年四季,都是旺季。白天古城青磚黛瓦、一步一景,人文氣息濃厚,一入夜,華燈璀璨,笙歌樂舞,演藝精彩紛呈,盡顯洛城繁華。在這里,游客不再是看客,而是幕幕入戲,漢服成為這里的“主角”,三兩游客在前,燈光攝影在后,古城里摩肩擦踵,一眼千年。
取一把綠豆或者豌豆,泡軟磨碎,讓其發(fā)酵泛酸,把花生黃豆煮熟,加入切好的鮮芹菜丁,鹽、雞精、蔥姜蒜爆香,倒入漿水煮面,撈起加入紅蘿卜絲等配料,便是連劉秀都贊不絕口的洛陽漿面條。如果再能配上一碟蘿卜咸食,一碟油炸饃片,那就是人間至味,人生清歡。
老洛陽人愛吃漿面條,后還發(fā)明出酸漿火鍋,熱滾滾的特制酸湯疊加炸的丸子豆腐等配菜,美味又暖心,吃上一口滿滿的洛陽味道。
來洛陽看“海”吧!這里有“陸渾水庫”、孟津黃河濕地公園、黃河小浪底風景區(qū)……天空一片蔚藍,湖水一片翠藍,微風拂過,波光粼粼,純凈的水面給人無限寧靜。
在這里,呼吸著無污染的新鮮空氣,看看難得一見的各種珍稀飛鳥,壓力瞬間煙消云散。
“遠赴人間驚鴻宴,一睹人間盛世顏”。
老君山相傳因太上老君在此修煉成仙而得名,它被譽為“世界第一仙山”。主峰海拔2217米,是八百里伏牛山主峰,地勢特殊,群峰俊秀,云海翻涌。登臨峰頂,恢弘大氣的老君山金頂游覽區(qū)映入眼簾,極具仙境神韻。這個冬天,和心愛的人來老君山,銀裝素裹下共白頭,時光浪漫悠然。
洛陽有三絕,其中一絕是牡丹花。
每年四五月份,洛城將被牡丹花“占領”,大大小小牡丹園里的牡丹爭奇斗艷,街邊綠化帶里的牡丹競相綻放,洛陽何處不“飛花”,滿城皆是牡丹香。
走在街上,牡丹更是融入洛陽人的血液,牡丹花造型的紅綠燈、牡丹花命名的建筑、牡丹花制作的美食,牡丹之于洛陽,是延續(xù)幾百年來的傳承,是這座城市的專屬浪漫。
早起一碗湯,給個神仙也不當。
一碗滋補的牛肉湯,是洛陽人開啟一天的“源動力”!吹開湯面上飄浮的蔥花,趁熱來一口燙嘴燙心的熱湯,味道醇厚,要一盤厚薄均勻的蔥油餅絲沾入后送到嘴里,瞬間香味爆棚。
在洛陽喝湯,第一配海碧,第二聽聽旁邊大爺?shù)穆眯薪ㄗh,助你解鎖地道的洛陽之旅。
在洛陽可以窺見當年繁華盛唐的景象。
夜晚,華燈初上,一座座雄偉壯麗的建筑被依次點亮,宮廷樂舞、盛景霓裳……讓你在一場場沉浸式體驗中,愛上洛陽。
洛浦公園和晨光一樣,柔和、迷人。
放下疲憊,在晨間的第一捧光灑在草木上的時候,在洛浦公園吹吹風,肆無忌憚呼吸著清新的空氣,看晨光灑滿公園角落,朝陽升騰在天空,在純凈的清晨里開啟美好的一天。
千唐志齋博物館是已故辛亥革命老人、著名愛國民主人士張鈁(字伯英)先生所建,建筑的內(nèi)外墻壁上鑲滿了歷代墓志銘和書法繪畫石刻,是我國唯一的墓志銘博物館,以珍藏唐及歷代墓志石刻2000多件而聞名于世,值得一觀。
市井煙火,聚攏來是煙火,鋪開來是人間。每當太陽西下,老城十字街熱鬧非凡,青石板道路古香古色、串串燈籠紅色喜慶、密集小攤昏黃溫暖,涌動的人流、熱鬧的氣氛,這里是美食勝地更是煙火人間。
一條運河連起陸海絲路,串起古韻洛陽,書寫出悠悠歷史。
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坐落于隋唐大運河的中心——洛河與瀍河的交匯處,一道道拱形的結構支撐起一座宏偉的建筑,也撐起人們對運河文化的歷史記憶和想象空間。
明堂為一代女皇武則天所建,為宮城正殿,是女皇祭祀天地、宴饗群臣的朝堂所在地,天堂位于明堂的西北側,是武周紫微城內(nèi)的禮佛堂,寓意“至高無上之堂”,亦名通天浮屠。
兩座飽含歷史古韻的皇家建筑,在車水馬龍中靜靜佇立,盡顯富麗堂皇。
洛洛心中的洛陽用什么來表述呢,恐怕只有“獨一無二”。獨一無二的牡丹,獨一無二的水席,獨一無二的博物館,獨一無二的漢服體驗,千年的文化底蘊賦予她別具一格的魅力,在歷史的洪流中依舊自在綻放。
精舍繞層阿,千龕鄰峭壁。龍門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精美的雕刻藝術——石窟和佛龕,展現(xiàn)了中國北魏晚期至唐代(493-907年)期間,最具規(guī)模和最為優(yōu)秀的造型藝術,被譽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
景區(qū)內(nèi)的賓陽北洞有個“剪刀手佛像”,因形似“剪刀手”,深受游客喜愛。
走進洛陽博物館,仿佛穿越了一段漫長的歷史時空,洛陽的“前世今生”好像又重現(xiàn)眼前。從曹魏白玉杯、三彩黑釉馬、金絲楠木塔,到爆火的“北魏泥塑佛面”,各種“國寶級”文物、書畫、珍寶……在這里都可目睹到。
我們眷戀一座城市,有時候是在饞那份煙火食味。
西工小街之于洛陽人,不僅是吃,更是承載了幾代洛陽人的歷史情懷和舌尖記憶。西工飯莊的蔥花雞蛋餅、金黃蛋炒飯,小街鍋貼和丹珍湯圓的順滑濃香口感,小街天府五花八門、物美價廉的特色美食,讓人回味無窮!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登基大典就在應天門城樓上進行。歷史上的應天門氣勢宏偉,建筑華麗,其“兩重觀,三出闕”是中國古代禮制中最能彰顯天子身份和地位的建筑形制。
如今,這座建于千年遺址之上的這座高大建筑,更是以璀璨華美,折服著來往游客,引人駐足登臨。
△圖源:洛陽文旅公益圖庫,張然 攝
九洲池是盛唐女皇武則天時代著名的皇家園林,建于隋唐兩朝,園林構造因“其地屈曲象東海之九洲”而得名。
夜晚時分的九洲池,燈火通明,九州池宮墻燈火璀璨奪目,背著手走在燈海中,仿佛置身于繁華的盛唐世界,讓人怦然心動,陶醉其中。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