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三燒雞
嵩縣王記王老三燒雞店起源于清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第一代傳承人王開琴年輕時擅長燒雞制作技藝,開了一家燒雞店,美味可口,人稱“王記燒雞”,由此,王老三燒雞名傳后世。王老三燒雞之所以傳承百年,在于其制作秘方:“要想燒雞香,八料加老湯。”八料就是陳皮、肉桂、豆蔻、良姜、丁香、砂仁、草果和白芷;老湯就是煮雞的陳湯。每煮一鍋雞,必須加上頭鍋的老湯,如此沿襲,湯越老越好。
雞皮不破不裂,雞肉完整,雞味鮮美,肥而不膩,色澤鮮亮,咸甜適口,香味濃郁,這才是極致美味的燒雞。
從王開琴開始,王記燒雞的獨家秘籍便一代一代傳承下來,既傳家珍絕技,又傳百年老湯。王記燒雞開業(yè)已逾百年,始終保持獨特的風(fēng)味,其色、香、味、爛被稱為“四絕”。
鐵軍羊肉湯
鐵軍羊肉湯起源于清朝末年,由鐵軍的曾祖父黨星三所創(chuàng)。原名“黨記羊湯”,后由鐵軍的祖父黨明連、父親黨六娃繼承,更名為“橋北羊湯”。后來鐵軍在祖?zhèn)髡{(diào)湯的基礎(chǔ)上,加之現(xiàn)代健康科學(xué)的飲食方法,進一步研制,提高其制作技藝,并再次更名為“庫區(qū)鐵軍鮮羊湯”,已傳承四代。
鐵軍鮮羊湯功夫在熬湯上。從發(fā)鍋開始,必須是滾開的水下鍋,先放羊骨頭煮半個小時,煮的時候不要蓋鍋蓋,再放羊肉下去一起熬制,同時加入各種調(diào)料,如:主料有八角、花椒、陳皮、肉桂、香葉、食鹽等熬成羊湯。羊肉出鍋后需將水分涼干,切成薄片,加之蔥花、香菜、味精等調(diào)料,再將滾燙的羊湯沖入碗內(nèi)便成。羊肉富含蛋白質(zhì)以及人體需要的多種氨基酸,且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湯鮮、味美,肥而不膩,風(fēng)味獨特。
香酥油炸魚
一條魚究竟能做出多少花樣?一條魚到底能演繹幾種味道?也許嵩縣陸渾鎮(zhèn)能告訴你答案,到了陸渾水庫,最受關(guān)注的還是記憶里的香酥油炸魚吧。
特色一:干炸小銀魚,金黃的外色,白嫩的肉質(zhì),沒有魚刺,老少皆宜的佳品;其營養(yǎng)價值一條銀魚超過兩個雞蛋的營養(yǎng)。
特色二:油炸河蝦,紅艷艷的小河蝦看色澤就想到的美味,高蛋白更是補充鈣的名吃。
特色三:麻辣魚塊、五香魚塊,選料于陸渾水庫中的優(yōu)質(zhì)花鰱,切塊油炸秘制而成,品而知味吧。
更有小溪的小螃蟹,小河邊的小泥鰍等特色小吃,一站式品嘗豐富而正宗的河鮮味道。
攬鍋菜
有一款美食隱藏在不起眼的國道旁,算得上嵩縣車村鎮(zhèn)的特色,它就是天民攬鍋菜。
攬鍋菜,又名雜燴菜,屬豫菜系,咸鮮、滑嫩、香軟,就著燒餅、饅頭、米飯都是一道不錯的下飯菜。
天民攬鍋菜運用秘制燉肉,配上紅薯粉條、山珍奇味、時令蔬菜,精心搭配,特殊烹飪,其菜,營養(yǎng)滋補、色彩豐富、鮮美爽口、香味四溢,使食客聞名而至,一大家子人圍坐在鍋旁,你一筷我一筷,其樂融融。
陳九鹵肉
在嵩縣閆莊鎮(zhèn),陳九鹵肉便是許多人回憶里的家鄉(xiāng)美食。在烹煮的過程中,將原料本身之味和逐步滲入到原料內(nèi)部的鹵汁之味發(fā)生作用,使鹵肉滋味醇厚,香味濃郁。
店內(nèi)不光有特色鹵肉,還搭配有手工紅薯面條、糊涂面條、漿面條等。
肯定有人會說,每次從那里經(jīng)過,都會被店里的鹵肉香味所吸引,那種撲鼻而來的肉香,至今都留存在記憶里,每當(dāng)想起時,總會讓人心里充滿溫暖,讓人魂牽夢繞多年。
紅薯面條
在洛陽市,各個縣區(qū)都能見到紅薯面條,各地風(fēng)味略有不同,香美的醬汁再配上紅薯面條絕對別有一番滋味。
而在嵩縣田湖鎮(zhèn),有一家經(jīng)營30余年的老店,全程手工制作一碗碗獨屬于紅薯的美味佳肴。
用蒜汁、醬油、醋、鹽、味精、水、芝麻醬、鹽、味精等調(diào)料品搗爛,倒入水?dāng)嚢瑁诨蟮谷胂裣阌偷,面條出鍋澆汁后放上準備好的芝麻醬就可以吃了。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趁著冬日晴好,不妨走進市井街巷,嘗一口熱氣騰騰的“嵩縣味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