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家出版單位,800余種精品圖書,16場重點活動,即將亮相北京,把出彩河南的故事講給世界聽。
6月19日至23日,第三十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簡稱北京圖博會)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記者了解到,由河南省委宣傳部牽頭組織的河南展團將為全球學者、書商帶去800余種圖書、16場活動,向世界展示豫版圖書風采和“出版豫軍”“走出去”最新成果,為促進河南形象傳播貢獻出版力量。
據(jù)介紹,本屆北京圖博會以“深化文明互鑒,合作共贏未來”為主題,展覽面積達5.5萬平方米,共吸引71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600家展商現(xiàn)場參展,將有22萬種中外圖書亮相。
本次河南展臺以“天地之中 老家河南”為主題,采用翻開的圖書造型,設計以黃河為底色,以少林寺、龍門石窟、中國文字博物館、甲骨文、婦好鸮尊、蓮鶴方壺等河南著名文化元素為點綴,呼應“以書為媒,讓世界讀懂中國、了解河南”的參展宗旨。河南展團展出的800余種圖書,包括主題出版物、獲獎圖書,以及在海外翻譯出版的豫版版權精品圖書與影視音像作品。
中原大地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與國際合作部副主任王建新介紹,河南展團將在精品展區(qū)集中展示近年來河南主題出版的重要成果,包括榮獲中國出版政府獎、中華優(yōu)秀出版物獎、中國好書的系列圖書,如以日記體反映新中國發(fā)展歷程的《共和國日記》叢書,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榮獲2023年度“中國好書”的《詩書里的成長》,反映“北上先鋒”紅二十五軍長征壯舉的《三千兒郎:從鄂豫皖到陜甘邊》,展現(xiàn)新時代我國知識產(chǎn)權成績的《強國記——中國知識產(chǎn)權的力量》等。
與此同時,“河南興文化工程”的系列出版成果也將作為參展重點突出展示。“河南興文化工程”是近年來河南省系統(tǒng)梳理與展示河南文化脈絡與燦爛成就的重大研究出版工程,分為今、古、人、事、物、書六大板塊,“中華文脈”叢書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已出版圖書32種。北京圖博會前后,《手鏟釋天書:與夏文化探索者的對話》(全2冊)等8種新書將與全球讀者見面。
此外,“行走河南 讀懂中國”圖書專區(qū)是今年河南展臺一大亮點。為借助北京圖博會這個國際性窗口更好地傳播“老家河南”形象,河南展團精選數(shù)十種反映河南悠久歷史和各地特色文化的圖書,如《河南簡史》《教材中的河南故事》《金甌缺》《河洛圖》《天下胡辣湯》《二七塔——中原大都市鄭州的精神造像》《希望的田野——舞陽農(nóng)民畫》《行走天下:中國行旅文化》等,從不同維度展現(xiàn)中原文化的豐富與厚重,讓全球讀者在閱讀中“行走河南 讀懂中國”。
“走出去”板塊將重點展示近年來版權輸出至海外的豫版出版物及其外版形態(tài),如《安的種子》《外婆家的馬》《中國野生蘭科植物原色圖鑒》《中國三十大發(fā)明》等,其中,多種重點圖書均先后輸出了多個語種,如少兒繪本《安的種子》至今已出版6個文種,法文版榮獲巴黎圖書館協(xié)會年度選書,英文版獲美國費里曼圖書獎銀獎等;主題圖書“中國創(chuàng)造故事”系列叢書至今已簽署26份版權授權協(xié)議,涉及10個文種,已出版7個文種。
本屆北京圖博會期間,河南展團還將組織16場文化交流活動,數(shù)量及規(guī)模均創(chuàng)歷年之最。其中,《希望的田野——舞陽農(nóng)民畫》《幼兒智力開發(fā)畫報》《詩書里的成長》《中國脈翅類昆蟲原色圖鑒》《城的中國史》、“中外著名科學家傳記”叢書等將舉行新書發(fā)布會、版權輸出簽約儀式。
作為今年一大重點活動,河南展團將邀請國際東亞文化研究領域的19名海外圖書館長、文化學者到河南展臺參觀,并到安陽、鄭州等地考察交流,親身感受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原大地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與國際合作部副主任溫惠娟表示:“這些專家學者大多具有國內(nèi)和國際的雙重學術背景,他們長期從事歷史文化研究、文獻資料研究圖書館研究等工作,日濡月染于中西文化,兼具中西學術底蘊和語言專長,因此在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特別是在相關學術領域,發(fā)揮著重要的橋梁作用。此次活動,可以讓他們實地體驗感受中原文化,并在海外推廣中原文化,助力提升河南的國際影響力。”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