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深處的冰棱正悄然融化,銀河峽的溪流攜著碎玉般的聲響,跌跌撞撞闖入早春。三月的風掠過女媧補天遺落的五彩石,將上古傳說里未燃盡的薪火,吹成了漫山遍野的山花。這個屬于所有女性的節(jié)日,最適合沿著女媧摶土造人的掌紋,去觸碰生命最初的震顫。
銀河峽的碧水浸著初陽,恍若神明遺落的翡翠梳妝鏡。傳說女媧在此濯洗造人時沾染的泥土,潭底沉淀著七千種形態(tài)的倒影——或柔如春藤,或韌似巖柏,或靜若深潭,或熾勝熔漿。
踏著五色石階溯溪而上,每一道水紋都在講述:真正的女神性,本就如自然般豐沛多元。
執(zhí)單反記錄春色的攝影師,背包里裝著《第二性》的徒步者,牽著女兒辨認草芽的母親。我們在神像前點燃三柱清香,祭的不是虛無縹緲的庇佑,而是對自身神性的鄭重確認。
在四空山的崖壁旁,仿佛看到人首蛇身的古老線條與現(xiàn)代女性的剪影在春光里重疊。補天裂的壯舉,何嘗不是千萬次縫補生活的隱喻?
當祈福的鐘聲漫過抱犢寨的晨霧,我們終于讀懂女媧留給后世的偈語:每個走出神話的女子,都該在某個春日的黎明,重新成為自己的創(chuàng)世神。
這個三月,讓我們以銀河峽的萬頃新綠為箋,蘸取桃花水書就屬于新時代女性的《造化賦》——畢竟春風浩蕩處,本就是我們最初的來路與歸途。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50178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