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清明,萬物生長
不妨出門走走,悅賞春天
今天,讓我們一起“穿越”進《清明上河圖》
從市郊阡陌,到汴河兩岸,再到繁華街市
一起尋找汴京清明時節(jié)的各項活動風俗吧
在中國歷史上,關于節(jié)氣,很著名的一幅畫是《清明上河圖》。
作者張擇端,“東武人也,幼讀書,游學于京師,后習繪事。”
他用畫筆為我們描繪了交疊的、繁密的關于一座城市、一個時代、一個節(jié)令的往事圖譜。
在中國歷史上,記述節(jié)令物候、節(jié)令風俗的“歲時記”有很多,但像《清明上河圖》這樣直觀、鮮活的圖畫版“歲時記”太少了。
清明上河園景區(qū)坐落在古都開封,是按照名畫《清明上河圖》為藍本,復原再現(xiàn)的大型宋代歷史文化主題公園。
園區(qū)以雙亭橋為界分為南苑、北苑兩大景區(qū)。南苑主要反映宋代的民俗風情、市井文化。北苑主要反映皇家園林、古代娛樂。
當千年汴梁的春風,拂過《清明上河圖》的畫卷,一場跨越時空的清明宋韻正在開封徐徐展開。
將“上”字作動詞解,認為因季節(jié)的原因,汴河冬季結冰,漕運停止。
到了清明時節(jié),汴河河運開始繁忙,人們才會“上河”做生意、游玩、外出辦事。
清明時節(jié),外出的游人也逐漸增加,商鋪忙碌了起來,春天也熱鬧起來。
向前走,就能看到汴河碼頭。更多船涌入視野,船上有人煮飯;有人發(fā)呆;還有人在大聲呼喊。
虹橋矗立在汴河之上,橋上橋下都十分熱鬧,人們比肩接踵,橋下的汴河有船只在穿梭。
這里的行人好多呀!川流不息的街道上,商販在吆喝著,還有一些人正在休息吃飯。
在這里,你能欣賞由民房、店鋪、酒家組成的城中景色。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綠芽萌發(fā),炊煙裊裊,小橋流水,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清明,是“年年陌上生春草,歲歲清明思故人”的節(jié)日,也是“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的節(jié)氣。
古人描述的清明物候是: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鴽(rú),三候虹始見。
清明最初只是一個節(jié)氣名稱,早在漢代以前就有。直到唐代,才慢慢演變成節(jié)日。如今的清明節(jié),由清明節(jié)氣、寒食節(jié)和上巳節(jié)三者融合而來,是節(jié)氣兼節(jié)日的日子。
春光明媚,萬物復蘇,對于豁達的宋人來說,不如拋卻愁緒去尋春。
他們將所有憂愁的、開心的情緒安放于山水美酒游樂之中,不忘當下,也不過分留戀過往。
到城外青山綠水處賞游踏青,是宋人度過清明的習俗。
北宋時期,京城的百戲表演是城市生活的調(diào)味料,作為活化版《清明上河圖》,清明上河園每天都有上百場精彩演出上演。
除了表演和互動,清明上河園還有五大國風游樂項目,“白天是開封,夜晚是汴梁”,在這里感受大宋的繁榮與底蘊,隨手一拍就是一幅《清明上河圖》!
春天的柳條和春花映襯下,換上清新雅致的宋裝,隨手一拍就是一套古風寫真,在充滿生機的宋韻風景中,感受假日的熱鬧與溫度。
春意正濃迎清明,萬般宋韻入畫來
這個春天,讓我們循著張擇端的筆墨
走進古都開封的亭臺樓閣
與美景作伴,與春光相擁
圖源:開封清明上河園景區(qū)、清明上河圖研究會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50178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