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書樓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5/2/15 9:08:50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近日,記者跟隨劉海永來到禹王臺公園,一睹御書樓的芳容。御書樓建筑精巧,1694年建,坐北朝南,建在高臺之上,面闊三間,上下兩層,重檐硬山頂,屋面為琉璃剪邊,前坡有一標(biāo)心,正脊為花脊、浮雕八條龍,兩端置大吻,餞脊置獅、羊、馬、魚等小獸,墀頭浮雕牡丹,檐下無斗拱,用荷葉墩承托出。上層明脊為透雕二龍戲珠,次間為鳳穿牡丹,下檐無雕飾,明間裝六棣條頭格扇門四扇,兩次間辟坎窗,精巧秀麗。
御書樓東側(cè)有《御書功存河洛記碑》,一共3塊,每塊長1.25米,高0.45米,行書“巡撫河南等處提督軍務(wù)兼理河道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李國光撰,日講官起居注司經(jīng)局洗馬兼翰林院修撰周金然書”。碑文記載,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甲戌七月,皇上遣內(nèi)閣中樞穆東格、翰林院華貼民、米貴赍奉御書“功存河洛”4個大字為河南開封府禹王廟題額。劉海永介紹說,當(dāng)時官員肇建御書樓三楹于廟前,“爰命良工虔鉤恭勒……諏吉高懸”。該碑當(dāng)時是為禹王廟所書,天下禹王廟很多,獨開封禹王廟得到了康熙的御筆。
劉海永告訴記者,御書樓二樓中間曾懸掛的“功存河洛”牌匾后來遺失。他聽徐伯勇老師講,在康熙御碑沒有發(fā)現(xiàn)以前,御書樓上懸掛的是開封著名書法家牛光甫所寫“功存河洛”牌匾,懸于一樓門上。后來徐伯勇老師建議恢復(fù)康熙的題詞,這本身就是從文化的角度還原現(xiàn)場的物品,康熙的字掛在御書樓可謂“名副其實”。
(作者:佚名 責(zé)任編輯:陳艷華)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